三位皇子嗬嗬一聲喝了杯中的酒,二皇子示意門外的侍衛去催酒水,“周大人這麼說了,那就不用客氣了。”
紮心啊,皇子每年的俸祿真沒多少,皇子府上的侍女和太監等都是有定數的,月俸也是宮裡出,沒了這筆花銷,皇子的俸祿真不高,當然隻靠俸祿的皇子太廢,他們從來不靠俸祿。
周書仁保持微笑,難受了啊,越難受越好,喝吧。
周書仁看了眼姚侯爺,笑的更愉快了。
津州城周府,竹蘭小心的起來,見兒子沒醒,輕手輕腳的出去,披上披風去了院子門口,侄子武秋到了,七八輛馬車停在門口,楊武秋裹著披風快步上前,“姑姑,你怎麼還親自出來了。”
竹蘭許久未見楊家人了,楊家給她是親情的溫暖,“我在院子裡等不急就不出來了,你一路辛苦了。”
楊武秋憨笑著,“不辛苦,姑姑快進院子,今個風有些大。”
竹蘭的確有些冷了,“走吧。”
回到主院,竹蘭等武秋喝了熱茶緩了一會才問,“家裡的一切都好?”
武秋不止身上暖,心裡更暖,姑的身份變了,可對娘家一如既往的好,“姑,家裡都很好。”
姑姑是真惦記爺爺奶奶,隻可惜爺爺奶奶年歲大了不能出門了,姑姑也很難再回去了。
竹蘭心裡清楚楊家一切都好,可不問問心裡總是不踏實,“都好就好,這次你多住幾日。”
武秋搖頭,“這眼看著要過年了,我要年前趕回去,等下次有機會一定多住些日子。”
竹蘭遺憾,“準備待幾日?”
“後天就走。”
竹蘭算著日子,“也不差多待幾日,等你姑父回來再走也不遲。”
武秋愣了,“姑父沒在家嗎?”
一州的知府怎麼會不在府城?
竹蘭笑著,“趕巧了,你姑父進京了,昨日去的要在京城待幾日。”
武秋可不傻,立馬反應過來,有些擔憂的問,“可是出了什麼事?”
竹蘭擺手,“沒出事,你姑父隻是去京城複命,家裡一切都好,今個還把皇上給的賞賜送回來。”
說著,竹蘭頓了下,一會讓老四過來把皇上賞賜的書籍帶著家裡的孩子們抄寫一些,也好讓武秋帶回去,楊家最缺的就是書籍了,竹蘭還是希望楊家能夠文武雙全的。
武秋提著的心落地了,笑著道:“姑父好本事。”
又得了皇上的賞賜,可不是誰都有這個本事的,心裡驕傲的很,想到奶奶的叮囑,仔細的打量著姑姑,姑姑的穿著和佩戴都是精品,放心了,奶奶就怕姑姑不說實話。
周老大進來了,周老大道:“娘,武秋帶來的東西已經入庫房了。”
武秋拍了下手,這才想起來,“姑,這是賬本和單子,瞧我,光顧著說話忘了正事了。”
竹蘭示意宋婆子接過來,不好意思的道:“這一年麻煩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