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仁,“謝過太子殿下。”
蕭清從周書仁臉上看不出什麼,他也不好在正殿內問李大人難為難為周書仁,話說回來,周書仁這笑容,好像一直就沒變過!
皇上很快瀏覽完了折子,他的期盼是對的,周書仁的確腦子活,“辦法不錯。”
蕭清笑著,“首飾好處理,打包給商賈就可。”
皇上看著周書仁,“你怎麼說?”
周書仁見都看著他,咳嗽一聲,“戶部存放的首飾到底不值多少銀子,的確適合打包賣給海商,可臣覺得,可以先放出增稅的消息,然後再放出戶部處理首飾的消息,如果誰的價格合理,可免半年的增稅。”
半年的增稅可不小,大的海貿商半年能省下不少的銀錢,半年短途的夠兩趟了,長途的一趟,稅收一直是不小的銀子。
皇上玩味的看著周書仁,“愛卿繼續說。”
周書仁繼續道:“幾大海商一定會爭奪的,他們心裡知道什麼價格最合適,而且由此事引頭,大的海商參與了,增稅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合適的價格,幾大海貿商背後都有人撐著,不缺銀子,還能借著機會討好皇上,一定有人樂意多出銀子的,這個就不用和皇上說明了,皇上一定知道。
皇上,“愛卿果然適合戶部,蕭清啊,朕給了你一個好幫手。”
蕭清笑著,“臣謝過皇上。”
心裡想著,周書仁這心裡的彎彎繞繞夠深的,一舉多得啊,不錯,不錯。
太子眼睛沒理開過周書仁,他覺得,等他登基的時候,要想不像父皇一樣苦,一定要有個特彆會撈銀子的戶部尚書。
周書仁默了,太子爺,您彆再盯著臣看了,臣後背有點涼,他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將自己給坑了?
仔細回想著,一舉多得沒問題啊!
禮州城,昌義到了楊家,昌義進院子,“大舅,家裡也沒多少變化啊!”
上次來多少下人,這次依舊多少。
楊竹木,“你大舅哥就是個品級不高的武將,我們可比不上你們周家,瞧瞧你的排場,這還輕裝出行,小廝就七八個了,比不了。”
爹在的時候是攢了一些銀錢,可爹去世後分了家,家底分給二弟一半,這一年的收入就沒以前高了,一年的花銷,孫子孫女長大也需要銀錢,光請先生一年就不少銀子,加上一大家子的開銷,一年也就能攢些銀子而已。
這些銀子還不能動,孫女的嫁妝,孫子的聘禮,哪裡都需要銀子,對,還有人情往來,楊家能保持現狀不錯了。
昌義乾笑一聲,楊家的確比不上周家,自家有個牛的不得了的爹啊,對,還有個一直在添家底的娘。
楊武春笑著走進來,“昌義表弟到了。”
昌義,“大表哥,您不是有事嗎?”
“表弟來了,事情處理,我就趕回來了,表弟一路可順利?”
高估了自己的手殘,第二章沒寫多少,要等一個小時後,也可能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