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晗淡笑著,“杜氏一直在女兒麵前端著長輩的身份,自從杜家出事後,女兒就沒見過世子夫人,倒是俞氏見了兩次,俞氏現在平和了。”
竹蘭點了點頭,俞氏最大的靠山就是杜氏,俞氏自然更老實了。
寧國公府,寧徽在吃飯的時候,才聽爹說嶽母去了周府,寧徽差點沒被湯水嗆到,“爹,我嶽母去周府?”
國公爺,“一定沒討好,出來的時候臉色不大好。”
寧徽對於周大人的娘子也聽說不少,聽誰說的,他的娘子,“周家一直行事謹慎,很少參與麻煩中。”
寧國公嗯了一聲,“你拖著杜家也有些日子,最後敲打敲打,彆繼續惹出笑話。”
這些日子,杜家的笑話,寧國公府臉上也沒光,不對等的姻親對國公府影響小,可這麼多年國公府第一次這麼熱鬨,他也是不高興的。
寧徽,“兒子知道了。”
下午,戶部大門,周書仁出來就見胡夏與一位三十多快四十的男子說話。
胡夏見到古卓民就知道這人是奔著周大人來的,可不是為了請他吃飯,“周大人,這是古卓民。”
彆的也沒介紹,周書仁比他知道的清楚。
周書仁的確知道很多,前年的時候時間不夠,查的不多,年後時間充裕,詳細的資料就到京城了,對於古卓民這人,他是欣賞的,背鍋兩次,最嚴重的一次降了級,差點沒爬上來。
這人靠著自己能爬上來,還能進京,手段心機都是上等的。
而莘縣的古家,古卓民都大包大攬的管了過去,意味著哪怕日後流楓仕途順利,也不會有麻煩事找上流楓,這是古卓民的誠意。
古卓民心裡不如麵上平靜,這是第一次見到周大人,與聽說的形象很符合,不對,也有一些詫異,周大人好像比朋友說的要胖一點,官服圓滾滾的感覺。
古卓民本不想急著見周大人,可他有必須見的理由,禮部的派係十分明了,明了的結果就是他被排擠,因為隻是一個主事沒人注意他,更不會有人去拉攏他,他的日子就難過了。
這京城最難紮根的地方,他不想離開,一旦離開後半生彆想再進京。
所以才有了今日請胡夏吃飯的舉動,一直在戶部門口聊天不走,也是為了等周大人,還好周大人如打探的消息一樣,尚書大人離開,周大人就會準點的走。
汪苣這個時候出了府門,看到周書仁沒走,傻眼了,他特意等了一會就是為了等周書仁走,咳咳,他是跟周書仁學的,隻是想到剛剛周書仁交代他的事,他現在退回去還來得急嗎?
周書仁聽到腳步聲,不用回頭都知道是誰,轉過頭,“汪大人,這是回家?”
汪苣牙根子疼,乾笑著,“是,大人,明日下官一定早到,您下朝的時候一定處理好放到您桌子上!”
周書仁心裡感歎,汪苣學精了,摸了摸胡子,一定是跟他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