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明瑞的信到了京城,明瑞寫了好幾封信,給爺爺奶奶的,給爹娘,還有給弟弟妹妹的。
竹蘭看著厚厚的一疊信件,“明瑞這孩子太細心。”
每個人都照顧到,不會落下任何一人。
趙氏摸著信封,思念著兒子,“這孩子像他爹。”
竹蘭笑著,“他也像你。”
什麼事都麵麵俱到,好是好,隻是什麼都放在心裡活著太累了。
趙氏迫不及待的拿信回去看,竹蘭也拆開明瑞的信,信件很長,明瑞寫了一路見聞的感悟,看到教孩子讀書,竹蘭笑了。
晚上,昌義回家看了兒子的信,拿著信來主院找爹,“爹,明瑞的信您看了嗎?”
周書仁,“看了。”
昌義看著爹,爹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整個周家,就連秦王,因在周家長大都深受爹的影響,朝廷宣傳為何會有簡單的文字,不明真相的人以為是秦王的想法。
其實不是,他十分的清楚,秦王是受到爹的影響,妹夫每次回來,爹都會拉著妹夫說一會話,有的時候是指點,有的時候是傳遞爹的想法。
爹看似什麼都沒做,卻在影響著很多。
周書仁見昌義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他,挑眉道:“你這眼神,好像我做了什麼事一樣。”
昌義深吸一口氣,“爹,您為何希望更多人識字讀書?”
周書仁呦了一聲,終於正經了,放下手裡的茶杯,“咱們家你是第一個發現的。”
竹蘭對昌義也側目了,該說不愧是家中心思最細膩的?
昌義傻眼,“還真讓兒子猜對了?”
周書仁沒回答兒子的話,反問著,“讓孩童有書可讀,讓更多人得到機會,從而改變科舉單一的選拔人才,你覺得如何?”
昌義後背瞬間冒出了冷汗,頭皮都發麻,他不覺得如何,嘴唇子有些哆嗦,“爹,爹,世家不會允許的。”
周書仁摸著胡子,“你說得對,世家不會允許,世家世代占據著最好的資源,一代代的傳承下去,他們不會讓步利益,寒門貴子難出頭啊,朝堂的人才大部分都在世家中,他們會阻止一切損害他們利益的行為。”
昌義,“您都知道,您為何要去改變,而且皇室。”
周書仁接下兒子未說的話,“皇室為了皇權的穩固,一直都控製著百姓的思想,讀書明事理,思想會衝破枷鎖,皇室會怕。”
昌義眨了眨眼睛,爹什麼都清楚,“兒子不明白,爹您知道我們對抗不了,又為何?”
周書仁自然清楚,周家真要是做出格的事,皇室分分鐘滅了周家,“我從來沒想過親自去改變。”
他多牛逼能能一人對抗整個皇權王朝,他隻是潛移默化的改變,宣傳冊子的字積少成多,一代代的傳下去,讀書人會越來越多,隻等水滴石穿,他鋪墊基礎,早晚,早晚會生根發芽,他想看到強大的未來,而不是什麼半殖民,如果鋪墊這麼多還出現屈辱史,他真能嘔死了。
他目前沒有力量去直接改變,但是他有耐心一點一點的傳遞思想。
昌義懂了爹的意思,心頭一鬆,又看不透爹內心真正的想法,這一刻,他隻覺得自己從未看懂過爹,感覺爹離他好遙遠。
竹蘭等昌義離開,“這孩子還真敏感。”
“是啊。”
周書仁想到家裡的老大和老四,扶了扶額頭,老大就算了,老四告訴他按部就班,那是真按部就班!
又過了幾日,進宮小住的各家小姐終於出宮了,這一住的時日不短。
同時二皇子也定了未來的皇子妃,李家小姐,並不是薛家。
竹蘭知道後感慨了一句,皇上也算是好爹了,沒無情到廢了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