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了預支俸祿的名冊,“溫家帶頭多捐好處大於壞處。”
皇上嗯了一聲,“這些大臣還能預支俸祿過活,而百姓隻能靠朝廷。”
太子抬起頭道:“父皇,兒子聽說弟弟們想捐了糧食。”
皇上挑眉,“怎麼,你也想捐糧食?”
太子攤開手,“母後的確想幫兒子準備,兒子沒要,父皇,您是兒子的爹啊,兒子沒弟弟們富餘隻能請您幫兒子墊糧食了。”
皇上哼了一聲,“你母後給你準備你不要,你管我要?”
太子彎著眼睛,“兒子還有弟弟啊,母後準備弟弟的,父皇準備兒子的,您看多公平。”
皇上眼底帶笑,太子親近他,他更高興太子心裡想什麼都和他說,“滑頭。”
太子知道成了,幸災樂禍的,弟弟們是他們母族幫著準備的,他一個銅錢都沒花,果然有困難找爹是真理!
周家村,明清來薑家,薑繆正和婆婆算賬,今年的糧食沒賣,少了田地的收入,人情往來卻多了。
董伊伊道:“周族長來了。”
明清道:“嬸子,我來給薑繆妹妹送信。”
薑繆驚訝,“我的信?”
明清解釋道:“我寫信進京,一同回來還有給你的信。”
薑繆接過來,有娘的回信,還有外婆的信,沒急著看,“謝謝清明哥。”
明清擺手,“謝啥,你在周家村幫了我大忙。”
上次逃難薑繆安撫了周氏一族的族人,這一次商賈高價買糧,江家沒賣,周氏一族也沒幾個賣糧的,他這個族長處理族事輕鬆許多。
薑繆笑著,“明清哥誇張了,族內的事情全靠明清哥。”
董伊伊對兒媳婦滿意極了,不說兒媳婦帶表的利益,就說兒媳婦的為人處事分寸拿捏的特彆好,兒媳婦沒嫁過來,她隻知道兒媳婦性子文靜,嫁過來後,兒媳婦帶給她太多的驚喜。
明清臨走想了想道:“我聽我娘子說,薑家賣了糧食。”
薑繆,“我知道。”
明清笑著,“你知道就好,我先回了。”
“好,我不送你了。”
薑繆等人走了,她對二伯幾個無語了,到時候買不到糧食,她才不會借糧食。
京城,戶部下衙門,周書仁意外見到明瑞,“你下學沒回家?”
明瑞扶著爺爺上馬車,“孫兒約了上官琉去書鋪,見時辰不早正好順路就過來接爺爺。”
周書仁見過上官琉,“我好像聽他爺爺說過,他正在相看人家要定親?”
明瑞點頭,“是,已經差不多定下了。”
頓了下有些遺憾的道:“上官琉無論品行還是家世都是頂尖的,如果不是家世太好,他是妹夫的好人選。”
周書仁也有些遺憾,轉了話題問,“柳源博怎麼樣了?”
明瑞,“他已經沒事了。”
周書仁眼底帶笑,三個孫女婿就柳源博最有意思,“他和玉蝶很配。”
兩個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人,隻需要活的肆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