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拜師(2 / 2)

竹蘭,“嗯,薑升隻畫他看到的,這是真的。”

這還是京城附近的村子呢,今年收成低,京城附近的百姓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更不用說窮苦州了,大孫女寫信回來語氣也是沉重的。

陶氏動了動嘴唇,最後一個字都沒說出來。

柳氏突然開口,“年前我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人將孩子丟到鋪子門口,也不知道這些孩子怎麼樣了。”

竹蘭倒是知道,“這些孩子在東城,朝廷找了婆子照看著。”

這些婆子還不是普通的婆子,宮內的宮女到了年紀會出宮,出宮的多,露在宮內的也多,有的是不想嫁人覺得一輩子在宮內挺好,有的則是家裡是狼窩,除了個彆爬上去有權力的,大部分老年都是無依無靠的。

然後就被利用了起來,照顧丟棄的孩子,為了避免有吃的百姓丟孩子來蹭吃蹭喝,並沒有在宣傳報上宣傳。

宋氏想了想道:“府中下人的舊衣不少,可以捐一些,還有糧食。”

竹蘭,“寧侯夫人大善。”

因為不能宣傳,現在全靠朝廷撐著,書仁盯著才沒有出現克扣的情況,現在孩子越來越多,日子也難。

因為一幅畫,倒是得了不少的物資。

竹蘭找了個機會和柳氏聊了起來,“猜燈謎比賽,我也在,於二公子比我家的幾個臭小子強。”

柳氏忙道:“他就是運氣好,如果周家公子參與了,哪裡還有他什麼事。”

她腦子還是很清醒的,相公說周家公子不參加不是怕丟人,而是不想出風頭,雖然因為和溫家對上不得不出風頭。

竹蘭笑著,“你就是太謙虛。”

“這可不是謙虛,我自己生的兒子,我清楚的很,說不準因為他麵嫩,大家當他是孩子讓著他呢!”

竹蘭示意柳氏吃點心,又道:“我聽聞於家都晚成親,於二公子過了年十六了,還沒相看人家?”

柳氏琢磨這話的意思,又見周侯夫人像是聊家常,散了心裡的疑惑,“還沒相看。”

如果不是不能說於家不想娶公主,她真想解釋,於家沒這個心思,皇家也沒有。

齊氏豎著耳朵聽著,心裡可惜的很,她覺得於家不錯,可惜閨女說,皇上的意思公主年紀還小,年紀小什麼意思,就是皇上沒這個心思。

下午的時候,客人陸陸續續的走了,帶走了周府比較出名的點心,李氏最得意的點心。

晚上,竹蘭和書仁說了捐糧食和舊衣服的事,周書仁摸著胡子,“孤兒院的前身啊。”

“嗯,還有一些戰爭孤兒,去年不少家庭失去了支柱,女子改嫁不帶孩子的,可以統一照顧,如果真是小冰河期,大人都養不活自己,更不用說孩子了,孩子才是未來。”

頓了下繼續道:“而且統一教養是奔著成才去的,孩子讀書識字,一代代的傳承,識字的多了,思想也會打開。”

還有比洗腦孩子更快的辦法嗎,不用洗腦彆的,隻要讓孩子們根深蒂固認識知識的重要,他們未來自會教育自己孩子學知識。

周書仁,“我要好好的琢磨琢磨。”

“嗯。”

次日,昌義在禮部見到俄格候世子,懷疑自己聽錯了,確認的問,“你要拜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