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周侯府,玉宜從主院出來並沒有回自己的院子,對著貼身丫頭道:“你去叫明淩來,說我有事找他。”
丫頭知道一定關於於公子,不敢耽擱,“是。”
今日明淩和明楓兩個小的沒去園子,兩個小子一起啟蒙讀書,明淩聽到姐姐叫他以為什麼大事,忙起身示意婆子給他披披風。
等出了屋子問丫頭,“姐姐可說找我什麼事?”
丫頭道:“公子過去就知道了。”
周家園子當初花了許多銀子建築的,景色好的地方很多,冬日也不怕冷,有的地方裝了玻璃。
玉宜在小亭子等弟弟,見到弟弟指了指暖茶,“喝杯茶暖暖身子。”
明淩並不覺得冷,“姐,你找我什麼事啊!”
玉宜示意身邊的丫頭們都下去,將想考一考於越陽的事講了。
明淩心裡不是滋味了,於家是給姐姐定的親事?小臉鼓鼓的不吭聲。
玉宜失笑的捏了捏弟弟的臉,“姐姐交給你個任務,你去親自考驗考驗他。”
明淩繃著小臉,“嗯,我一定好好的考驗他。”
玉宜坐在小亭內,“那姐姐就在這裡等你了。”
她思前想後,偷偷看一看於公子不合適,弟弟去考驗最合適了,小孩子眼明心亮,好不好,孩子的感覺最直觀。
明淩轉了轉眼睛,“嗯。”
土家村,昌禮帶著兒子找到剛才男孩的家,四間茅草屋子,院子裡很乾淨,還能看到一隻母雞。
昌禮目光落在柴火堆上,有數了,“這家是有宗族依靠的。”
明輝也是這麼想的,二人站的時間有些久,剛才見到的男孩出來,很拘謹的道:“老爺和公子來小的家有何事?”
昌禮,“剛才見你賣柴火就想看看是誰家的孩子這麼懂事,所以跟上來看看。”
男孩神情放鬆了,“我是王氏一族的人,我們王氏一族家規嚴明,孩子都很懂事。”
昌禮點頭,他一早所見也看出來了,王氏一族不錯,再一聽孩子對自己宗族的推崇和信任,笑了,“王氏一族的家規的確不錯。”
男孩聽了開心,才發覺讓客人站在門外失禮,忙道:“老爺和公子請進,家中沒什麼東西,熱水還是不缺的,兩位請進喝杯熱水暖暖身子。”
昌禮心裡詫異,這孩子膽色不錯,帶著兒子進了院子,“打擾了。”
隨後的聊天中,這孩子父親戰死,娘後來改嫁,撫恤銀宗族幫忙拿著,每個月從宗族領取兩百文,直到撫恤銀領取完,三個王姓遺孤子女都是如此,哪怕娘沒改嫁,銀子也都是宗族收著。
因為宗族插手,孩子直係親人不敢打銀子的主意,一旦被發現重則被驅逐出宗族,現在糧食短缺,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日子難過,沒了宗族庇護難活。
男孩很健談,這孩子每日堅持背柴換糧,心裡是個堅毅有成算的,家中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十二歲哥哥,天剛亮就去族學讀書,最小的是妹妹,今年五歲。
明輝聽的津津有味的,隨後問,“那不是王氏一族的遺孤呢?”
男孩臉上的情緒低落了,“我們宗族管不了,大爺爺是裡正,大爺爺倒是管過,隻是每次管過他們的日子就更慘了。”
昌禮問了,“他們很慘嗎?”
男孩點頭,“我們村子還有兩家外姓與我爹一樣戰死了,有一家嬸子當晚就上吊了,留下孩子受苦,還有一家嬸子帶著孩子改嫁,卻沒護著一直被欺負。”
昌禮心想,像王氏一族家規森嚴是少數,其他的孩子情況差不多一樣。
昌禮帶著兒子離開,明輝沒留下銀子,隻將荷包裡的一些肉乾留下,小男孩看到肉乾灼熱的嚇人,一個勁的感謝。
打聽到消息,還要親眼見見,外姓都是住在村子外圍,兩家因為孩子和撫恤銀很有名了,隻見到一家姓卜的孩子,這家娘改嫁了,穿的稻草襖,孩子的鞋是破的,腳上不少凍烈的口子,另一家童家孩子沒看到,昌禮有些急了,他不想在土家村耽擱,他想儘快走完附近的村子,然後由縣令出麵統一管這些孩子,等京城的回信就可送孩子入京,他怕耽擱下去有的孩子們堅持不住。
昌禮心情很沉重,小聲的和兒子道:“如果沒有你爺爺的提議,這些孩子麵對缺糧的情況,能活下來的很少。”
明輝張了張嘴,他終於理解奶奶說會投胎了,“爹,他們日後由朝廷接管,會吃飽穿暖的。”
昌廉摸了摸兒子的頭,“嗯。”
京城,於越陽有些懵,然後才發現自己弄了個烏龍出來,臉紅紅的。
明淩就更懵了,他還想著怎麼考驗於公子,還沒想出辦法,就遇到去如廁回來的於公子,他靠著欄杆正出神,然後被人一喊,自己嚇了一跳一個沒站穩頭磕到了欄杆上。
於越陽不知所措的道:“我見小公子站的地方危險,出言告訴一聲,沒想到嚇到小公子了。”
玉宜接到消息嚇了一跳,急衝衝的過來,見弟弟額頭上磕紅了,眼睛瞬間紅了,“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