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大要消化一會消息,他才離家多久啊,娘真是太厲害了,“娘,兒子為您驕傲。”
“等你修養幾日和媳婦去民間孤兒院轉轉,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周老大忙擺手,“娘,應該是兒子去學習。”
竹蘭又道:“昨晚你爹還念叨你呢,你先去休息,明日估計要進宮,皇上還等著你彙報呢!”
周老大啊了一聲,“彙報?”
“你出去辦差回來自然要彙報,這有什麼好震驚的,你將所見和感悟寫成折子,彙報的時候用。”
周老大,“......”
竹蘭看向明輝,“不許幫你爹,你爹是未來的侯爺,這是他早晚要經曆的。”
明輝被奶奶看出心思,摸了摸鼻子,“孫子不幫忙。”
周老大,“......”
他要單獨見皇上了嗎?還彙報?
戶部,周書仁翻看著名冊,“這麼多犯人?”
太子點頭,“這僅僅是京城附近幾個州的,缺糧造成了不穩定,去年又有戰爭趁亂謀財的不少,官府抓了許多人。”
周書仁,“都是不錯的勞動力。”
太子歎氣,“非常時期用重法,最近各州報上來的折子,犯罪人數增加的很明顯,父皇的意思重判,殺一些讓民眾腦子清醒清醒。”
周書仁心裡沉重,地大物博,信息不便利,糧食產量不高,孩子不間斷的出生,愚昧的思想等等,他很多時候也是滿心的無力感,改變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
“根源還是在於糧食,百姓吃不飽。”
太子這兩年成長飛速,睡覺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糧食,“如果糧食能高產就好了。”
周書仁心道,做夢更快一些,“幸好,海洋豐富的漁產救了不少百姓的命。”
太子語氣輕快了一些,“是啊,為了更好的捕撈,還改進了漁網。”
周書仁臉上也有了笑容,人有的時候真該逼一逼,為了更好的捕撈,船廠造了專門捕撈的漁船,還改進了漁網等。
周書仁道“還有禦寒的衣服,棉花產量不高,也要想想辦法。”
去年凍死的人數,他看著都心驚,老人和孩子居多。
太子眉頭又皺緊了,“開荒的土地還是以糧食為主。”
周書仁覺得自己很厲害了,他爬到如今的位置,能給皇上出謀,他已經改變了太多,如果不是他控製市場價格,嗬,整個市場早就亂了,他做到了問心無愧。
太子又道:“這些日子使臣來京,尋求幫助張口就是糧食,各國都不好過啊!”
周書仁聽皇上說過幾次了,何止不好過,還有效仿做魚餅的,可惜船艦技術跟不上,無法做到供應,反而成了權貴獨享的美食。
周書仁還聽皇上說,臨近的幾個國家,彆國百姓過邊界想要過界定居,現在都攔在了邊界處。
周書仁沒問太子皇上的意思,皇上與他說過幾次,想詢問他有沒有什麼法子,他不想說,今日太子又提,也是想讓他多說些看法。
周書仁滿麵愁容,“是啊,這天氣不正常都不好過,今年春耕又要推遲了,太上皇的良種數量太少,解決不了問題。”
去年太上皇挑出的良種產量的確比普通的高,但良種太少,這些良種還要優選等等,解決不了問題。
太子沉默,他最近來戶部勤快,不僅僅是父皇的意思,他也想多聽聽周侯的想法,有的時候不經意的話,就能讓他茅塞頓開,其實他更想聽周侯對各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