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抬手,“不僅僅是講課,民辦的孤兒院辦的不錯,賞賜是朕對你的肯定。”
竹蘭可知道自從朝廷有了航線後,皇室得了許多好東西和財富,不再推辭,“臣婦謝恩。”
太上皇示意楊氏坐,“朕聽你講朝廷法律,讓朕意外,你對法律很熟悉。”
竹蘭回著,“隻有熟悉法律,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窮山惡水出刁民,刁民不知無謂,臣婦聽長子所講感觸良多。”
嘖嘖,普法啊,在古代沒有義務教育,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更應該普法,雖然很艱難,可不去做更不會改變。
太上皇歎氣,對於法律,皇上要細分法律了,這些年隨著發展已經補充了不少法律條例,可還是不夠細,這不是一早一夕能補充好的,每一條法律的頒布都不容易。
太後問,“這些孤兒的先生可找好了?”
竹蘭回著,“教導男孩子的先生已經找好,附近村子的幾個童生願意來啟蒙教孩子們識字,女孩子的女先生還未請到。”
太後身邊的女官都是識文斷字的,可女官不適合講課,“你說未請到,可是有人選?”
“是,有兩個人選,都是喪夫的寡婦,也因是寡婦不願意出門。”
太後歎氣,“也不能讓你去教。”
竹蘭清楚,她可以講幾節課,卻不能一直講,古代講究師徒,而且民辦孤兒院是為朝廷培養人才,皇家不願意她一直教導。
太上皇,“朕有人選。”
竹蘭動了動耳朵,估計是死士了,“臣婦謝過太上皇。”
皇室同意辦民辦孤兒院,全因看到了未來的價值,皇室對於孤兒院的孩子是一定要捏在手裡的。
太後問,“你會繼續給孩子講今日一樣的課嗎?”
竹蘭不敢有大動作,嘴角帶笑道:“還是要講的,這些孩子年紀還不大,正是要人引導的時候,而且相公說過,孩子們心理或多或少有些問題,需要多關注他們,多講講故事,對他們是好的。”
太後笑著點頭,“你是個會編故事的。”
竹蘭的確會編故事,誰讓她來自現在呢,“臣婦不會講太久,這些孩子正常上課後,隻會偶爾講一次,哎,準備一次課太難了。”
太後失笑,“我看你挺自信的,原來準備了許久?”
竹蘭苦笑著,“是啊,還請教了相公。”
好氣啊,明明是她自己想的,還不能讓皇室覺得自己厲害,就怕忌憚自己收回她的權力,在古代女子想作為太難了。
太上皇一直沒吭聲,耳朵卻一直聽著談話。
李氏站在婆婆的身後,已經靈魂出竅了,她第一次發現婆婆這麼能說,還是麵對太後,而且剛才婆婆講的真好,啊啊,婆婆還說讓她學著些,她一輩子都學不會這本事啊!
孩子們的飯點到了,今日雜糧餅子和魚湯,魚湯裡還有些海菜,冬日難得菜了,孩子們吃的很滿足。
竹蘭啟程回京時,太上皇走了也沒說捐些什麼,糧食減產,皇室的糧食要存著以備不時之需。
下午,周書仁回來,興衝衝的問,“第一次講課感覺怎麼樣?”
“不好,太上皇和太後也去了,我改了一些故事。”
周書仁挑眉,“的確讓人意外,不過,這也說明皇室對孤兒院的看重。”
“嗯。”
周書仁給媳婦捏肩膀,“今日辛苦了。”
竹蘭嘴角含笑,“不辛苦,對了,下午的時候徐家來人,將我要的種子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