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就到了春耕,皇上要親自春耕,不僅帶著皇子們,還帶上了一眾大臣,一去兩日,住的是安排好的莊子。
竹蘭邊收拾行李,邊嘴裡念叨著,“春耕最是累人的時候,這兩日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受得住。”
周書仁倒是不擔心,“我的年紀在這裡,出力氣的活輪不到我,你就放心好了。”
而且他有陪著太上皇種地的經驗,他還真不怕耕種。
竹蘭,“這次春耕目的為了讓大臣日後節儉珍惜糧食,你說皇上準備的飯食會不會是粗糧?”
周書仁不悠閒了,“快讓廚房多給我準備一些肉乾,對,還有肉鬆也做一些。”
竹蘭,“你上午報信回來,我就讓人準備了,不僅有肉乾,還有一些醬菜配著下飯,雞蛋也給你煮了一些。”
周書仁又躺了回去,“夠了,一共就兩日,哎,今年皇上的心思都在糧食上,今日我在皇上的書桌上見到我寫的折子,折子邊都摸出痕跡了,皇上沒少研究。”
“糧食短缺的根源還是在產量,古代沒有高產的糧種,其實可以在肥料上多研究。”
周書仁側頭,“你以為沒研究,牲畜少糞便不多,肥料研究不容易,反正我是不懂。”
竹蘭也不懂,“哎,說道牲畜,京城附近沒有成規模的養殖。”
周書仁眯著眼睛,“草原的各部族牛羊成群養殖經驗豐富,他們在京城閒著有些浪費。”
竹蘭多了解書仁,“你還記得俄格世子的算計,你想還回去吧。”
“還是媳婦了解我,溫厲被打發到了莊子上,這個世子也不能算了,這種有野心還沒底線的人,還是打發到郊區沒機會鑽營子的好,養殖適合他。”
等明日和皇上透露透露,在遠郊臨近草原的方向開辟個養殖莊子,這個世子彆想輕易回京了。
次日一早,昌義也穿著粗布衣服,整個京城的官員,各部隻留下幾個人盯著,其他的都要去春耕。
翰林院明雲幸運留下,昌智也要跟著一起去。
父子三人坐一輛馬車,昌智道:“人靠衣裝一點都不假,現在這一身粗布衣服,爹和二哥真不像朝廷官員。”
周書仁早上已經照過鏡子,他唯一和農村老頭有區彆的,就是臉白一些,“你要是沒話就閉嘴。”
昌義沒吭聲,他脫了官服也不像當官的。
昌智摸了摸鼻子,老爺子不高興了。
到了城門口,排了長長的馬車,周書仁推開馬車窗看了一眼,這要是有熱武器,能一鍋端了,也就現在沒什麼危險,皇上才敢帶這麼多官員出京。
春耕的地點在皇莊,今年種出來的糧食會捐給百姓,皇莊並不遠,到了陸續下馬車,皇上沒按照官職安排住處,有兒子的可以和兒子一起住,誰讓孝道大於天,兒子伺候爹沒毛病。
周書仁身邊有兩個兒子,汪苣羨慕死了,他大兒子在外地當官,小兒子不大,沒人照顧他。
於大人的長子來了,柳大人的長子留京了。
周書仁這邊湊了不少人,因為是姻親,選了個一個小院。
這個時候就看出朝堂的勢力了,基本都是抱團的。
眾人剛分好住處,就有公公來傳話,“每日飯食需要各位大人自己準備,糧食按人分的,還請大人自己去領取。”
周書仁等人,“......”
夠狠的,連飯都不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