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仁等張景宏出去,拿出折子沉思一會,他挺欣賞張景宏的,斟酌了語言才拿起筆寫折子,將張景宏的名字寫上去。
下衙門的時候,周書仁見到張景宏,提點了一句,“你想出去也要拿出誠意。”
張景宏會意,他不缺銀子,當年他帶走不少,他和娘子又是低調的,這些年下人不多,最大的花銷都在兒子身上,琢磨如何寫折子能讓皇室放心。
周書仁回家,就見娘子寫寫畫畫的,一桌子的東西,“在些什麼?寫了這麼多?”
竹蘭想抓頭發了,“我想讓孤兒院的孩子能吃點葷腥,以前的生活不覺得難,到了這裡怎麼就這麼難呢?”
周書仁道:“孩子不少,一人負責一隻雞或是鴨子,然後在多少個孩子養一頭豬,你看如何?”
“自然是好的,隻是養的多了牲畜容易生病,這怎麼解決?”
“朝廷要大規模養殖,已經尋了會看牲畜的人,到時候找幾個孩子去學,而且養的多了,人的壓力大會逼著他們去想解決辦法,早晚會解決的。”
竹蘭歎氣,“那就少養一點。”
孩子太多了,她太清楚這些孩子有多能吃了。
次日下朝,周書仁留了下來,皇上沒提張景宏的折子,“周侯覺得張景宏是不二的人選?”
周書仁心裡早有草稿,“是,張景宏身份敏感,他出去辦差不敢不儘心,這能更好的幫助秦王分州建設。”
頓了下又道,“昨日臣問誰願意去,隻有張景宏開口,張景宏的心思好猜,為人父為子深遠慮,他為的是他兒子。”
皇上接了折子,自然要查一下,的確如周書仁所說,張景宏的折子是個捐糧折子,張景宏是個喜歡囤東西的,這些年囤了不少糧食等,折子留下吃用都捐給朝廷。
皇上動心啊,張景宏有什麼,他十分的清楚,沉默許久,“都是為了孩子。”
周書仁心裡琢磨,張景宏一定拿出來不少東西,“這些年張景宏在戶部從未鬆懈過,一直勤勤懇懇,臣看的明白,他清楚自己的位置。”
皇上對張景宏蠻複雜的,張景宏經曆這麼多,沒被打倒反而越過越好了,除了張景宏的身世,的確沒什麼他值得他忌諱的,“那就選他去幫容川。”
周書仁呼出口氣,也為張景宏高興,這一次的成功,說明皇室對張景宏的容忍度還是很高的,“是。”
下朝回戶部,在張景宏忐忑的目光中說出了好消息,張景宏站起身見禮,“下官有今日,全靠大人的提攜,大人對下官的大恩,下官銘記於心。”
周書仁擺手,“出去好好辦差就是對本官的報答了。”
張景宏,“下官一定不會讓大人失望。”
蘄州,昌廉站在河道邊,這是去年衝毀的河壩,河壩兩邊不少百姓在挖野菜,恨不得將地皮掀一層。
知府大人已經巡視一圈回來,“現在隻等朝廷的銀子了。”
昌廉,“朝廷缺銀子,現在朝廷的重心在草原上。”
知府也知道,打下容易治理難,何況還是對他們仇視的異族百姓,“你最近可有寫信回去?”
昌廉歎氣,“大人,銀子的事不是我寫信就能要來的。”
去年他爹攢的家底打沒了,朝廷需要銀子,皇上這回管他爹要,他爹雖然沒與他多說,他也知道爹的難處。
知府看著河水沉默,他怕啊,怕今年再發水,那他這個知府就當到頭了,他也沒指望昌廉能幫著要到銀子,他多提也是希望皇上詢問的時候,周侯能為蘄州說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