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心裡清楚,早熟的他能看懂人的好壞,緊抿著嘴擔憂的看向屋子裡的娘,奶奶因病去世花光了家裡僅剩的銀子,家中沒有土地,隻有這麼一個房子,他們的生活全靠娘的繡活,上次娘病了家裡都沒銀錢,還是他乞討得來的。
男孩低著頭,“左鄰右舍都說我爹讀書好,我看到我娘藏起來的書。”
昌智耳朵很靈,男孩的嘟囔聽清了,這孩子想讀書,“為何讀書?”
男孩抿著嘴,“為完成我爹沒完成的遺願。”
昌智輕笑出聲,“科舉為國家選人才,人才為百姓造福為國家獻良策,你可明白?”
男孩眼底茫然,“讀書不是為了功名?不是為了士農工商的士?”
還有銀錢,隻要成了舉人會有人上門送銀錢,再也不用過苦日子了。
昌智臉上的笑容沒了,“是啊,很多人與你期望的一樣。”
他身處翰林院多少狀元榜眼為國家為百姓讀書?有的為了家族,有的為了權力和銀錢,根本些為了自己。
京城刑部,太子翻看著父皇繼位後的卷宗,皇爺爺在位的卷宗父皇看過。
太子揉著眉心,真該謝謝周侯的改革,刑部為了提高效率和準確,卷宗歸類和記錄十分的清晰明了。
太子看向卓古瑜,“你覺得卷宗記錄的如何?”
卓古瑜做了功課的,“更方便查找節省很多時間。”
“都是周侯帶來的改變。”
卓古瑜心更痛了,哪怕他釋然,他還是忍不住回想,如果他定親的是安和縣主,他何苦仕途艱難,“周侯大才。”
太子笑眯眯的,“羅家可給準信什麼時候還嫁妝銀子?”
卓古瑜,“說是儘快。”
太子心裡哼了一聲,羅家沒救了,隨後太子不吭聲了,也不繼續看曆年的卷宗,而是示意刑部找出銷案的記錄。
太子翻看著記錄,眉頭輕挑,有的記錄還真模糊,就是不知道故意而為,還是不重視,他更傾向於前者。
太子站起身,“孤去戶部,你繼續在這裡看卷宗。”
卓古瑜,“是。”
這就是皇室對周侯的態度,信任,這份信任讓人羨慕和嫉妒。
戶部,周書仁意外太子會過來,“太子不是在刑部看卷宗?已經看完了?”
不能吧,每年刑部案子不少。
太子從懷裡拿出銷案的記錄,“侯爺看看。”
周書仁接過來翻看著,“太子想問什麼?”
太子不想問什麼,“孤隻是看銷案的記錄有些難受,上麵多少是自願銷案的?”
周書仁沒繼續看,“所以?”
太子沒有想法不會來尋他,這個時候來顯然希望他能給些意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