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新調任的知府到川州,昌智身上的擔子輕鬆不少,這個時候派過來的知府,絕對是皇上的人,皇上肅清川州隻有放自己的人看管才放心。
剩下的案子由知府審理,他將重心放到秋闈成績上,他本該一直待在考場,可身上的擔子不僅僅是主考,他的主要任務是肅清川州,主考反而是次要的。
所有的成績出來,昌智又過了一遍,然後沉默不語。
姚大人心裡忐忑,這位可是個狠人,如果不是調令,他是不願意借調來川州的,“大人,成績可有不對的地方?”
昌智,“就這樣吧。”
他遺憾考題的單一,雖然是他出的考題!
姚大人緊繃的心弦一鬆,“那就抄錄等著放榜了。”
“嗯。”
這一次的川州解元是個十五歲的少年,本來有官員想進言年紀小,對上周大人的眼睛一個字都不敢吭,深怕一個不好入了大牢。
昌智覺得自己現在人見人怕!
晚上,丁玦回來的很晚,丁玦被知府借用了,昌智正看這次榜單學子的資料。
昌智見丁玦回來,“可吃了晚飯?”
“吃過了。”
昌智繼續低頭看著,“早些休息。”
丁玦沒走,案子處理的差不多,他其實並不忙,知府大人也帶了人手過來的,“大人在看什麼?”
昌智道:“榜單定了,我看前十的資料。”
丁玦也看了一眼,“十五的解元,這孩子心性夠沉穩的。”
這次川州大清理,哪怕秋闈繼續,還是影響了不少考生,小小年紀穩得住心神還能考出好成績,丁玦想見見了。
昌智也這麼想的,“出身農戶之家,真真是天縱奇才了。”
丁玦道:“他也是運氣好,正好遇到大人主考又肅清川州,否則,他天縱奇才又如何?”
不是被頂替了成績,就是年紀太小被打壓。
昌智道:“運氣也是實力不是嗎?哎呀,我小弟有對手了。”
他仔細讀了幾遍這孩子的試卷,雖沒有小弟的資源,這孩子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言辭十分的犀利,然小弟的成長環境對小弟有很大的影響,小弟有棱角卻也有自己的圓滑。
丁玦很少聽大人提起兄弟,“大人小弟?”
“嗯,他也參加今年的秋闈,是家裡最有福氣的,他出生的時候我爹已經當官,等他大一些啟蒙的是狀元郎,家中榜眼進士都有,你聽聽他的資源。”
丁玦咋舌,隨後道:“公子的壓力一定很大。”
昌智點頭,“是啊,京城說周侯府專出榜眼,我爹希望家中出個狀元郎,這小子被多少人盯著呢!”
說完頓了下道:“這小子已經中了小三元,還算是爭氣。”
丁玦,“......”
這還算爭氣?
一轉眼到了秋闈放榜的日子,周家京城沒有人參加秋闈,因昌智的關係,明輝沒親自去看榜,反而派了小廝等消息。
竹蘭見明輝轉圈,看得她頭暈,“你可彆轉了。”
明輝心急啊,“奶奶,爺爺說皇上要看孫兒整理的冊子,現在全看邵荀的成績了。”
竹蘭,“早知道就不提前告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