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背麵》是一部根據同名改編的十集電視劇。講的是一男一女去海南炒樓、一邊戀愛一邊算計對方的故事。
原著非常黑暗,官商勾結,戀人反目,巨大的財富誘惑使得每個人都暴露了**裸的貪欲。
這部劇根本沒有播出,就算在風氣尚且開放的90年代,也是個異常敏感的題材。
從這點來說,他很像上世紀五十年代出身的那批人,都有一種天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風花雪月不是他們的理想,針砭時弊才是,這個是真的,他們這個年紀的人對國家、對社會,是有一種積極參與的態度的。
可惜,一個人想從商業片徹底轉型,有點難。
商業、文藝;
觀眾、本心…
這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平衡,如何突破,則來自於自身能力的提高。
所以經常有大拿說:當你的才華撐不起野心時,那就潛下來好好修煉吧。
但馮導好像沒有…
他走了另外一條路,去怨天怨地、到處炮轟了。
幾年下來,馮大炮的名聲超過了他的電影…
《我不是潘金蓮》這個故事,文本極其難以改成影像:人多,話多,場景少。
原著大部分事件通過對話表現。
這個故事,比《秋菊打官司》還要難拍成電影。
秋菊是有冤的,她的丈夫被村長踢了一下,器官受了重傷。村長的確是犯了罪。然後秋菊一路打官司打上去,這個過程也確實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待遇。
觀眾喜歡看底層人如何扳倒大人物然後伸張正義,這符合一個故事的主線。主人公有著強烈的、合理的目標,一路解決困難接近目標並最終實現。
而《我不是潘金蓮》呢?
荒誕的背景下,一個動機不合理,和醫鬨、碰瓷有一拚的女主角,一路折騰自己和折騰身邊人。
一個無法引起觀眾同理心和共鳴感的主人公,目標不合理,行為不合理,這讓觀眾如何接受呢?
所以,好評不少,但距離一流作品,還是差很多。
馮導研究了半輩子票房,他心裡也很清楚,《潘金蓮》估計要栽,至少票房上不會有什麼氣色!
是時候做下一部作品了!
《芳華》這個本子,是嚴歌令寫的,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一段故事。
他很喜歡這個故事,這個本子是他邀的稿,嚴歌令創作的,裡麵有很多關於部隊文工團的事…
問題來了,每次他的作品,王家兄弟都會塞人,一個角色換一個簽約名額!
這幾年雖然好一點,但是《芳華》主要角色都是年輕人,王家兄弟肯定不會錯過…
而且,坦白講,他對《芳華》的票房,也沒什麼信心…
男主角方麵,王家兄弟提供了幾個人選:李一峰、吳雷還有一個叫沈明的…
這幾個人,他一個都不喜歡!
除了李一峰,他也不認識。
這都什麼玩意,能演出劉峰的那股勁嗎?
但是呢,王家兄弟很喜歡,他們想簽幾個人氣流補充一下旗下的演員陣容…
那怎麼辦?
隻能一個一個見見了!
這不,《潘金蓮》多倫多電影節首映,楊鑫就帶著沈明去見了他!
同行的還有王忠磊、章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