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錯,達米恩查澤雷是很老實的學院派,光影、、畫麵、細節特寫、音樂包括節奏剪輯都很用心”
“你為什麼要投資一部外國電影?”
“就是碰巧了,而且投資不高,《爆裂鼓手》的製片成本沒到300萬美元,屬於低成本電影!”
“那如果同樣的劇本發生在中國,你會不會投資?”
沈明想了想,回答:“應該不會,如果《爆裂鼓手》的故事發生在內地,你覺得這樣的劇本能通過審查?老師想毀了學生,還對學生動手…”
“我們知道目前中國的獨立電影處境很困難,很多商業性不明顯的劇本找不到投資人,你想幫幫他們嗎?”
沈明翻了翻白眼:“我還沒到那種程度…”
“那你怎麼看阿爾貝托巴貝拉所說的中國電影不適合電影節?”
“…一家之言而已,他每年才看幾部中國電影?”
“所以,你不讚同這種看法?”
“反正如果我是導演,讓我在拍一部“麵向本土大眾的電影”和拍一部“適合走出國門”的電影,那我肯定選前者。”
阿爾貝托這個人是做影評出生,非常典型的歐洲影評人,看不上好萊塢電影,自然也看不上學習好萊塢的華語電影…
也沒聊什麼,就是簡單介紹一下《爆裂鼓手》…
順便讓沈明聊聊第一次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感受,主持人想讓他談談內地的文藝電影,他以自己不夠資格拒絕了…
……
話說威尼斯也在學習戛納,設置了電影交易市場,可惜,沒幾部電影願意在這裡擺攤,多倫多擄走了好萊塢體係裡最有競爭力的一係列電影!
包括《爆裂鼓手》,一旦威尼斯電影節閉幕,主創團隊就會帶著影片出現在多倫多,那裡才是談買賣的好地方!
電影節過半,展映單元的電影大部分都亮相了,《爆裂鼓手》的媒體口碑最好,獲獎的呼聲很大!
《銀幕》、《看電影》都給了不俗的評價。
沈明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要參加不同的酒會、派對…
一方麵認識更多的人,另一方麵,這些派對現場會有評委出現…
公關,拿獎嘛,不丟人!
把視線放回國內。
很多人都在關注著這一屆的威尼斯電影節。
準確的說都在盯著沈明!
明明有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嘉年華》直接被媒體選擇性遺忘了…
媒體,當然誰有熱度,蹭誰的。
儘管明哥自己的團隊發放的營銷都是《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很少提到沈明的演技…
但架不住蹭熱度的多呀!
網上,越來越多的稿件在稱讚沈明的突破…
“看了沈明的《爆裂鼓手》,我真想跟他合作一次,實在想不到他身上怎麼蘊含著這麼強大的能量!看完電影,我我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是金辰…
“聽說沈明拍攝電影的時候,兩隻手都被磨破了,鼓槌和骨架上都沾滿了血跡。”
“扇耳光的戲,從試戲到實拍,jk西蒙斯都是實打實的打耳光,一場戲下來,沈明挨了八個耳光,整個臉都腫了!”
這是營銷號在透露《爆裂鼓手》幕後消息…
這種情況,有點出乎楊鑫的預料,不過她也很樂意助推,《偉大的願望》馬上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