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飾演的陸誌廉臥底監獄調查曹元元…
曹元元這個人有多壞呢?
當元少知道廖雨萍舉報他時,就讓手下去把廖雨萍弄死,並且還要直播,以及之後為了搜查丟失文件時抓到與陸誌廉合夥的王藍祿時,同樣也是現場直播…
拿錘子砸人家腳趾頭;
拿錘子敲砸叛徒手背,強行喂食蟑螂;
這麼鐘意錘子?曹加爵啊你?
咋一看,沒什麼問題,細一想,漏洞百出…
陸誌廉誒,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居然能臥底進入監獄?監獄長是死人嗎?頂頭上司都不認識?
這個開篇就不行…
你哪怕換個身份,不叫陸誌廉,或者把時間線往前推個幾十年…
什麼概念呢?
大概就是紀委調查部主任潛伏到下麵某個監獄調查富二代是沒有小弟了嗎?
也能理解,《反貪風暴》係列最大的賣點就是古仔,換個人不行,那前三部都已經打響了陸誌廉的招牌,肯定也不能隨意更換…
換個人演,誰敢保證票房?
其實,《反貪風暴》係列與麥當勞這樣的快消品牌做的是同一類生意:
在供大於求的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提供一種可預期的、標準的、快節奏的、靠譜的產品。
電影已經誕生了123年,各種驚世駭俗的創意都已經消耗殆儘!
求票房的商業片與其費儘心思去大幅創新,還不如將老套路拍好,因為光是將老酒釀好,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功力的。
將片場的每一個細節和基本麵執行好,發揮自己所屬類型片的優勢,自然會得到水準線之上的誠意電影。
現階段港片四段式結構:
開端:有一個驚天龐大犯罪集團網絡做壞事,集團罪行累累,頭子老謀深算;
發展:主角用看似絕妙,實則弱智的計劃打入集團;
**:犯罪集團因為近乎弱智的失誤葬送好局,被主角偵破;
結局:正反兩派大槍戰,正派大獲全勝…
《反貪風暴4》,完全符合!
這次的《反貪風暴4》,其實可以改名《反貪風暴之監獄風雲》…
以內地的電影市場的體量,這部片子做到五億票房輕而易舉。
不過,沈明意見最大的還是這個曹元元…
神經病,富二代誒,一點智商都沒有。
開頭鏟車直接鏟人。
不是,富二代誒?鏟人之前難道不調查一下這老頭的來曆嗎?
校長誒,人脈資源多廣?關鍵他孫女的男朋友還是廉政公署的,不調查就敢這樣乾嗎?你是假冒的富二代嗎?
現在哪個富二代敢這麼玩?
監獄裡的表現還不錯,但最後受到一點刺激就直接跟廉政公署的人火拚?
差這兩天嗎,你爹那麼辛苦來撈你,坑爹呀。
沈明真的對這弱智沒有什麼興趣,他也沒法改劇本,人設已經定好了!
不過他很喜歡劇本裡的王藍祿,就是那位來監獄混吃混喝的人。
‘你算筆賬,每個月3000房租,還不算水電煤氣,去茶餐廳吃個飯最少也要五十塊了!在監獄裡住宿免費,一個月差不多能省一萬。就算頭疼腦熱,也不用在急診室排隊排死你。存首付買樓,蠢,輪候公屋,浪費精神!聽我的,坐牢,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
越想越有意思,甚至把形象都帶入了…
頭發剃光了就能演!
要不,提一下,不演曹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