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基友林沐也是…
可惜,林沐沒搶到票…
所以,皮皮一個人進來了。
他倆都是內地的留學生。
“我倒想看看,沈明會怎麼演!”
帶著這種想法,皮皮進入觀影模式…
……
首先,《小醜》是r級,尺度很大!
其次,這是虛構的故事,與現實無關!
最後,這是一部鏡頭極其集中,幾乎從頭到尾所有鏡頭都聚焦在了主角亞瑟身上的電影,換句話說,這是一部完全由沈明演技支撐起來的電影。
電影開始。
亞瑟沒有超能力,他就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會被街邊的混混們欺負,被公司開除,被旁人嘲笑。
電影的故事也不複雜,拋開有時候混雜在一起的想象與真實畫麵,並不會難以理解。
你所能看到的,隻是來自現實世界的無窮壓迫,無處不在的階級分割,讓他從樂觀,到失望,到絕望,到重生,一層一層解開惡的束縛,最終化身為了真正的“小醜”…
如果不是電影裡出現了年幼的韋恩老爺,劇情其實完全脫離了dc宇宙…
這麼說吧,《小醜》,可以說是一部披著大ip的徹頭徹底的文藝片。
導演托德菲利普斯玩了《宿醉》三部曲之後,想自我表達一下,然後遇到了想徹底瘋癲的沈明。
一拍即合,做了這部戲!
皮皮坐在椅子上,靜靜欣賞故事。
前半部分節奏緩慢,看得並不難受,但是很多情節都很容易被猜到。
小醜的悲慘身世非常直白的展現出來,沒有過多的炫技,流水賬一般。
他覺得沈明的演技很可以,但仔細一想,小醜這個角色,本身背景故事豐富,人物動機飽滿,可以說是電影漫畫史上最棒的反派之一,誰演誰出彩!
到了第一個小**,也就是亞瑟在地鐵上殺了三個人,然後倉皇逃到衛生間,對著鏡子的那一段:
‘你好。你喜歡笑嗎?’
‘當然,我是單口喜劇演員!’
‘你好,小醜…’
皮皮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
演技實際上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
粉絲就是發自肺腑覺得自家愛豆有進步了,有進步就是好事!
他們不管偶像的演技有沒有拖垮整部戲…
‘第一部大銀幕作品,我願意給他加上一星的寬容濾鏡。’
‘還是很驚豔的!’
‘敢愛敢恨,真的是白月光!’
當你真心喜歡你的偶像,真的很難放平心態。
但是,《小醜》這部戲,皮皮被震驚了!
任何真正安靜下來觀影的人,都會被沈明的表演給震撼。
這麼說吧,他的演技填補了《小醜》在故事內核上的空洞,也給joker這個角色提供了可信度。
這是一部很嚴肅的電影…
在鎖喉般的影片氛圍之下,偶有諷刺幽默,也隻能讓人非哭非笑地皺一下眉。
由於腦損傷,主角亞瑟會在情緒波動時無法自控地大笑。為此,他一次次向人們解釋、道歉,一次次哭著求自己停下。
連續的幾件事接連擊中亞瑟,幾次暴打後,亞瑟終於倒在自己和彆人的血泊裡,再站起來時,他竟然能控製住神經質的大笑了。
與此同時,機緣巧合,他獲得了實現喜劇明星夢的機會。他收拾好自己,頭發光潔,妝容精致,衣服挺括貼身,穿過瀕臨崩潰的哥譚市,去當明星。
大幕將啟,亞瑟在後台逆光起舞,似人非人。
小醜脫胎而出。
電影對於亞瑟黑化過程的處理極其工整,觀眾能清晰地看到一個人物破碎的過程,以及另一個人物逐步誕生的過程。
其實,這種工整性,很難避免公式化、步驟化,缺乏驚喜。
但《小醜》的厲害之處,在於能把亞瑟的每一次破碎,都做成擂在胸口的一記重拳,而且一拳比一拳重…
在亞瑟形象破碎的同時,小醜的魅影也越來越清晰。
最終,小醜的形象,在尖銳的社會矛盾中成為了某種陣營符號。
麵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亞瑟從一開始的竊喜慢慢變成狂喜,最終成魔!
小醜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