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相關科學技術的展示就可以在限定範圍內做出不致離譜的拓展,從太空船和宇航服的設計,到宇航員們火星表麵上所使用的居室和火星車,在適當發揮未來感設計之際優先考慮了功能實現,並很大限度的與現有的功能樣式靠攏。
許多細節直接照搬宇航員的日常,比如失重狀態下宇航員在船艙之間的遊弋穿梭等等…
《火星救援》是一部標準的硬科幻,所謂的硬科幻,並不是打外星人《留海堡壘》真的不是硬科幻,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瘋狂的外星人》、《外星人et》、《奧特曼》、《霹靂貝貝》都算硬科幻?
硬科幻主要依據其科技設定是嚴謹的、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軟科幻就是作者天馬行空的設定,並沒有相應的科學依據。
如果科技設定是劇情的主要驅動因素,劇情是圍繞著設定、烘托設定而生的,那是硬科幻的範疇,軟科幻,劇情聚焦於科技因素之外,而科技設定隻不過是為劇情鋪設了開展的平台…
《火星救援》,就是一部火星生存指南。
最嚴謹的就是航天局的科學家計算救援軌道這玩意是真的能做到的!
整部電影四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航天局想辦法跟主角通話還有研究救援方法…
剩下的一半都是沈明的個人秀,耍寶、吃癟、各種日常橋段…
其實,除去改造溫室製氫製水這些耗費心力的工程技術,單單是種土豆這件事就不科學…
但也沒人在意…
這天,副導演忽然提醒郭帆:“導演,不能再讓明哥減下去了,我感覺他現在瘦了一圈!”
“…按照設定,楊明後期必須要瘦下來,這也算符合人物設定!”
僅僅吃土豆,怎麼可能滿足人體營養所需,肯定得瘦下去。
“可他現在這樣,不太像正常減肥手段…我懷疑,他是不是抑鬱了?”
“怎麼可能!他…”
想了想沈明這幾天的異樣,郭帆咽了下口水:“其實這段用替身也行,咱們馬上去找沈明說一下。”
……
《火星救援》經費充足,不想拍《流浪地球》似的,各種摳摳搜搜,替身演員準備了好幾個。
所以,其實不太需要沈明刻意減肥。
沈明這半個月有點渾渾噩噩,他也沒有刻意減肥啥的,就是單純不想吃東西…
他當然知道自己演的還行,但是,他有點分不清戲裡還是戲外,甚至偶爾會驚醒,然後覺得有些厭倦…
每次回到房間,他都會自言自語聊好幾分鐘,然後沉默…
始終不願意接受柯明斯基徹底消失的事情。
對他來說,柯明斯基一直是他最後的退路。
他職業生涯的開端、躍進,離不開老司機的指點…
一個人時,有時很痛苦,有時又覺得什麼都沒發生。
他可以接受柯明斯基一年多不出現,但就是不能接受他離開了…
靠在沙發上,腦子裡麵空空的,準備洗個澡,然後睡覺,畢竟明天一早還得開工,然後程蕭撥來了電話:
沈明接通:“喂,我在自己房間呢…”
“很順利啊,又不是什麼動作戲,沒有危險性的!”
“應該還有三個星期吧,拍完我就回家…”
“…你要來?不用了吧…”
“啊?你在門口?”
沈明打開門,程蕭、郭帆在門口等著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