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聽到這裡時被氣得差點要吐血。要蠢到什麼地步才能認同趙高的說法啊!
這真的是寡人的兒子嗎!寡人英明神武,怎麼會生出如此廢物!
【趙高在排除異己的同時也在針對自己曾經的盟友——丞相李斯。李斯此人呢,嘖,不好說,有人評價他是精致利己主義,我覺得還挺對,我感覺他就是那種有腦子,但是沒什麼立場的人。秦始皇在位時他精心輔佐,秦始皇死了後,趙高一威脅他就投降了。秦二世在位時,他又和馮去疾,馮劫一起進言希望停止修建阿房宮,減少徭役。但是為了討胡亥的歡心,李斯也會投胡亥所好,寫點胡亥愛看的文章。最典型的一篇,就是教胡亥如何嚴苛刑法的……】
【陳勝吳廣起義大家都學過吧,原文中間有一句: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從中我們可以窺見,秦國,特彆是秦二世的通知下的秦國,法度特彆的嚴苛。因為大雨堵著路不好走這樣的自然原因遲到的,竟然要殺頭。怎麼樣?是不是特彆恐怖?】
哈?秦王政皺起眉頭,在他印象裡,秦律不是這麼規定的吧。
這個李斯!這個胡亥!
【哎,正是因為想活命,陳勝吳廣才會合謀造反。但話又說回來了,如果秦二世的法度變得寬鬆些,是不是就不會遭到農民起義從而導致滅國了?】
“天女”拋出這個問題後,秦王政也不免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答案的他搖了搖頭,並不覺得法律是關鍵問題。
在法律問題之前,胡亥已經做了太多喪儘天良慘無人道令人發指的事情了,虐殺兄弟姊妹,殘害忠臣良將。
若沒有那陳勝吳廣,也會在彆的地方有李勝王廣站起來,反對這哀聲四起奸臣當道的世道。
秦王政忽然想到了他自己。他爹異人是安國君不受寵愛的兒子,被送往趙國當質子,生活窘困,潦倒失意,若非與呂不韋合謀,認了安國君最受寵愛的妃子華陽夫人當了母親,又得呂不韋的金子資助,怕是再難回到秦國。
也多虧了華陽夫人推薦,他爹才能變成太子,而他和他的母妃趙姬才能從趙國回到楚國,他也才能從趙政,變為嬴政。
在彆的國家苟活的日子是及其艱難的,若母妃不是富商人家的女兒,他們母子二人恐怕早就身死他鄉了。
當時的天下,比現在的天下還要不太平,各個諸侯國之間互相都想吞並對方,戰亂不止,賦稅嚴重。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
若非想要終結這樣混亂不堪的局麵,若非想要讓秦國百姓過得更好,若非想要統一這天下希望再無戰亂,他又何須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的謀劃著如何才能統一呢。
他自己難道不就是這場延續了幾百年的亂世的受害者嗎?若隻有一個統一的王朝,秦國又何必派遣他父去趙國當質子。若隻有一個統一的王朝,他父又怎麼會花了幾百斤金子才能從趙國逃出生天。若隻有一個統一的王朝,他和他娘趙姬又怎會在趙國躲躲藏藏惶惶終日呢。
所以,唯一戰爭才能消滅戰爭。唯有統一,才能終結亂世,還天下以太平。
所以,他執著利劍站了出來,向這吃人不吐骨頭的亂世發出了最終挑戰。
但是秦王政在心裡信奉著一個道理,那就是,必定會有站出來終結這令人活不下去的時代,就算不是他,也會有彆人。
但是上天眷顧他,選中了他,讓他曆苦,再把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情交到了他的手上,而如今又派來“天女”提點他。
“天女”同意了他的看法,並繼續“指點”道:
【是的。主播的想法也與大家相同,就算秦律不嚴苛,秦朝也必然會走向滅亡。但是有友友說,如果把秦二世換成公子高或者公子扶蘇,就必然不會導致秦朝二世而亡的局麵。嗯……感謝友友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如果有人想問主播是什麼觀點的話?主播隻能同意一半。】
【不同意的一半在哪?就在於“必然”二字。“必然”這兩個字太重了。畢竟,誰都不敢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的,對不對?】
【在這裡,主播借用馬克思的一段話吧。馬克思認為曆史是人創造的,但人們不能隨意改變和選擇社會製度,每代人隻能在前人留下來的社會條件和生產力基礎上進行活動,所以曆史的發展具有繼承性和必然性。但是曆史發展的趨向性規律隻決定曆史發展的總規律,不預先決定人類活動的多樣性。人民對於秦朝的不滿難道是從胡亥開始的嗎?秦朝的沒落是從胡亥開始的嗎?當然不是。但是不可否認,胡亥加速了這個過程,也可以換句話,胡亥沒有挽救這個過程而是馬拉韁繩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跑越遠了。】
秦王政聽著“天女”的這些言論,陷入了深深且有些微微尷尬的沉默,等著聽“天女”的下文。畢竟,不是秦隻傳了兩世,不是從胡亥開始,那就是從寡人自己開始了唄。
【比如70萬人修了39年的長城,比如……哈哈,太巧了,看到有友友說孟薑女哭長城,我剛好在這裡做了功課,嘿嘿,我要告訴友友們一件事,那就是——孟薑女哭長城這件事,有極大概率,99%的概率,不是發生在秦長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