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1)(1 / 2)

漢貴女 三春景 9603 字 9個月前

就在陳嫣在家搞改革的時候,一條消息已經走到了路上——這條消息並不是什麼普普通通的消息, 對於陳嫣來說, 這也是重逾萬鈞的大事!事實上, 經手這件事的桑弘羊也知道她重視這個消息,所以從消息得知起,立刻派了加急送信給她。

事實上,桑弘羊還是低估了陳嫣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加急信件送來時陳嫣還有一些驚訝,“這是有多加急?路上跑死馬兒了罷?有什麼事如此著急呢?”

兩人間的通信還沒有使用過這個級彆的加急呢!

迅速展開裝在木筒中的布帛, 上麵隻有寥寥數語,然而卻使陳嫣的臉色劇烈變化起來——陳嫣身邊的人都覺得驚奇!他們是旁觀過陳嫣許多事的,陳嫣辦過的大事可不少了, 然而無論他們看來多大的事情, 到了陳嫣這裡往往是一笑了之。

現在這...是怎麼回事呢?

“好!好啊!”陳嫣大笑,她很少有這樣歡暢大笑的時候,因為規矩禮儀之類的東西。但這一次她實在是太高興了,其他的東西都被她拋到腦後了!

陳嫣忍不住將布帛展開又看,上麵是桑弘羊的親筆字——‘自齊地起,至南越止, 海圖已畢’。

好一個‘海圖已畢’,隻是四個字, 不知道廢了多少心血!時間、金錢,這些也就算了,甚至填了人命進去!

陳嫣從多年前起就圖謀海運,隻是當時沒有貿貿然闖進去而已!

一開始她是造船起家, 在遼東建起規模頗大的海船廠。船工是從少府搞到的...當然了,現在已經自己培養了很多船工。

造船廠的目的並不在於賺錢,實際上這些年賣船也不過是將投入成本賺回來而已——這也是重資產項目的一個特征了,啟動門檻高,回本速度慢。至於將來賺錢不賺錢,陳嫣其實也不指望。

現在造船廠還在虧損呢,因為除了最初的成本,陳嫣還想著開發新海船,能夠應對遠洋航海的那種!做這個事情是要花錢的,之前這筆錢沒有走造船廠的賬,是陳嫣單獨撥款,走了特殊通道!

現在造船廠回本了,賺的錢留在賬上做什麼?當然是花啊!隻有持續不斷地投入到造新式船上,弄出可以遠航到阿拉伯海、紅海一帶的海船,這才算是勝利!因為陳嫣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展東西方交流才下大力氣發展航海的!

海上貿易當然可以賺錢,此時的西方正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具體到那一階段陳嫣是不知道的,因為學曆史的時候都用的公元紀年,但具體生活在這個時代,誰用公元紀年?以至於她不太能精準的把握這個)。

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西方當然是經濟繁榮的,東方的貨物在羅馬會很受歡迎,陳嫣一點兒也不懷疑這個。但、但陳嫣並不是為了賣貨賺錢才做這個的...先不說她早就已經有了幾輩子花不完的錢,沒有太大的動力為此苦心孤詣。就算是賺錢,本國也遍地都是機會,根本不必開啟門檻高而又充滿危險的海上貿易。

她之所以如此其實是為了獲得西方的一些東西,開展雙方交流。

曆史上張騫也從西方引進了很多東西,但一則陳嫣不能就指望著曆史上的事情發生,誰知道張騫出塞要多少年?誰知道他又是哪次出塞的時候引進的某樣東西?光指望著彆人,這不是陳嫣的習慣。

二則,張騫出塞走的是陸路,網傳走到羅馬,甚至北非...這當然有誇張想象的嫌疑。事實上,史書記載了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抵達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最遠也就是現今阿富汗一帶。而後出使西域時到達過安息,安息差不多是現今伊朗一帶。

從地域劃分上也就是西亞,根本談不上歐洲,更談不上非洲了。至於引進的物種,隻能說歐洲和北非的物種當時已經被引進了西亞而已。

張騫這條路其實很不錯,現在看有些危險,但如果隻是為了引進物種,還是可以一試的。畢竟曆史上的張騫就成功了...陳嫣多派遣幾支小隊,總會有成功的。話說走海上之路雖沒有陸路的軍事與政治上的阻礙,可大海凶險,本身就是危險了。

但陳嫣不滿意,這太考驗運氣了隻是一方麵,如果非一點兒,說不定就要漏掉很多西方的好東西。更重要的是這種小股交流、不成氣候的交流不是陳嫣的目標。

她如果是普通人,她會滿意的——張騫出使西域後,有誰不滿意她的功績嗎?但她既然已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點就不一樣了,怎麼可以沒有更高的期待?

她不想要隻是傳到西亞的一些東西,她要的是此時世界上另一個文明的全部成果!

羅馬的葡萄、蘋果...這些作物是目標,類似水力磨坊之類的機械也是目標,還有最最重要的,羅馬人繼承自希臘的知識。

東西方科學知識體係從本質上就不太一樣,曆史上各有輝煌,但不得不承認,東方的路子其實是越走越窄的(單指數學、物理這一類)。

東方這一塊強調的是經驗、實用!很多時候就是搞大數據,雖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數據多了,總結出了規律,自然可以利用這些規律做事!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科學並不怎麼發達的時期,華夏文明可以誕生那麼多的驚世之作。

這種做法在一開始的時候會顯得很簡單,因為並不需要什麼基礎。對於理解能力的要求也不高...相比之下總結能力的需求還比較高。看起來這是老老實實做笨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實際上這是取巧了的。

西方在這上麵就不一樣了,從一開始他們就偏向了理論,用了各種辦法就是為了追問內裡的運行道理。純理論必然是超脫實踐的,一開始甚至對實踐毫無幫助。但一旦突破某個界限,其中的力量就會爆發出來!

近代西方超越東方是一種偶然,如果東西方能夠一直保持暢通的聯係,也就不會有那種事了。但其中也是有一些道理的,不然為什麼會是西方超越東方,而不是彆的情況?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科技方麵的因素是絕對要考慮的。

陳嫣想要引進西方的這種思維方式,但她覺得必定會失敗。

不是她悲觀,而是事實如此。她可以做很多事,但很難改變一個族群已經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華夏民族搞大數據的思維方式影響深遠,直到理學盛行,朱熹還提出了‘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這樣的‘笨辦法’。看起來認真又上進,充滿了不懼艱險的鬥誌。

但事實就是這完全是本人的一廂情願——這種做法讓人人都能入門,做起來也沒什麼難度。但真的想要達到‘豁然貫通,終知天理’這就是做夢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去想,天下何止萬萬物,這是革不完的!

而且就算革的完又如何,將每一物割裂來看得到的道理...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缺陷。

這種‘偷懶’的思維方式很早就植入華夏民族了,想要扭轉,必須得像後世一樣,這個民族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但這在這個時代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

西方做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固然不錯,但體現在實務中,西方對東方並沒有優勢!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西方這套辦法背後的厲害,就算能夠看到,也沒有幾個人能想到千年以後這會帶來什麼...

就算陳嫣引進西方的東西,能被接受的也就是作物、機械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至於思想理論方麵,最多就是在一些小眾愛好者中引起討論,主流學界對此根本不會有什麼想法。

陳嫣也不知道這條路走到最後會怎麼樣,但因為不知道最後會怎樣就什麼都不做了嗎?在她有生之年始終是要些什麼的,能做多少做多少吧!不知道最後會不會後悔白辛苦一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她隻知道現在不做,心中立刻就會懊悔起來。

想要完成大規模的交流,海路比陸路有優勢!即使是日後陸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也是一樣。

陸路一個商隊能帶多少人、多少東西?而且技術成熟之後,航海也比走陸路安全。陸路要穿過沙漠、翻過山嶺...就算不考慮遇到盜賊劫匪、軍事行動這種事,走一趟絲綢之路也是挺要命的事情。事實上,有很多走絲綢之路的商隊,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航海的話,其實是沿岸航行,風險並不是很大(陳嫣還不敢想象可以繞過好望角,直接進入地中海,她的初期目標隻是抵達紅海,最終在西奈半島、埃及東部沿海地區登陸而已,這裡此時應該已經處在羅馬管轄之下了)。

一艘船帶的人和物就秒殺不知道多少商隊了,更彆提更大型的船隊。看似這隻是方便了商品運輸,方便了貿易。但實際上,文化交流正是沉澱在其中的。隻有利益不斷驅使著雙方聯係成為一種穩固的日常,文化交流才會隨之穩定。

不然的話,又會有幾個人不遠萬裡就是為了做一點兒文化交流?曆史上這樣的人當然有,但永遠隻是曇花一現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