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依舊不知道下落, 但到底比之前的情況強出不知道多少——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麼無法接受的壞消息。而且有了現在的線索, 之後也會順利很多。
因此劉徹與陳嬌依舊擔心的同時, 心中也不自覺稍微輕鬆了一些。不過即使是這樣,劉徹依舊沒什麼鬆快日子過。他是皇帝嘛, 皇帝這種職位上限很高, 但下限也低的可怕。
做個昏君, 那倒是能夠享儘人間富貴, 而不用勞煩到自己一點兒。曆史上這種皇帝可不要太多!可若是做個大有作為的皇帝麼, 具體可以參見秦始皇、明□□這些人, 反正光是處理日常的政事,工作量就很可怕了!
而劉徹, 恰好,他就是那個想要有所作為的!既然想要有所作為, 那麼朝堂上的事情、天下的事情,就得處處關心,不能因為自己的輕忽, 就導致天下遭難。由此,各種事情肯定是少不了的。
特彆是現在時機特殊, 正是太皇太後新駕崩, 朝堂上權力交交接, 而他又想大展拳腳的時候。這種時候,隻會事情更多——太皇太後駕崩之後的權力交接且不說,這事雖然大, 但卻是早有預料的,上上下下不過按照正常的權力交接行事就是了。
可是劉徹想要大展拳腳就是另一回事了...想當初他剛剛登基,還是建元初年呢,位子且沒有坐穩,就敢搞改革了。當然了,最後是被自己祖母教做人了一通。但是這有什麼要緊的,現在他也算是履極數年,太皇太後亦崩,而他心中龍虎依舊,熱血未涼,肯定是要繼續當年的未竟之業的!
至於現在與太後爭奪權力一事,劉徹其實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與太後爭奪權力是很重要的事,他當然不希望走了一個太皇太後,又給自己找來一個太後上緊箍咒。不過具體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他是很輕鬆的。原因也很簡單,他了解自己的母親,知道她不是他的對手。
劉徹不願意與王娡分享權力,是因為之前太皇太後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再往遠一些說,其實就是不願意重蹈呂後舊事...這幾乎成了所有劉氏子弟的噩夢了。
不是劉徹看不起自己的母親,而是事實就是如此。他的母親不是太皇太後,更不是當年的呂後。說的直白一些,她沒有那個本事!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太後與皇帝,皇帝本身就是一個誌向大、有本事的了,太後再如此,那可不是雙倍的快樂,而是攘外必先安內,彼此之間先大戰一場了!
正是因為王娡並不是什麼真正有本事的人,王氏外戚對付起來也稱不上要命,所以事情估計不會走到不死不休的那一步。也就是說,彼此不傷筋動骨地鬥上一場,劉徹還能夠容忍太後那一方存活,隻是他們想要的權力就隻能想想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劉徹雖然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但他到底不是什麼魔鬼。如果可以的話,誰願意和自己的母親不死不休?隻要母親能夠‘安守本分’,他當然願意給她一個帝國太後的尊貴與榮光。
劉徹打算繼續他當年建元新政沒有做完的事情,但是在這些事情還沒有計較起來前,匈奴那邊的事先放到了他的案頭。
匈奴,這一直是漢帝國的心頭大患!從當年高祖白登之圍後,中原帝國就對這支遊牧民族有了畏懼之心。如果可以的,能不打還是不要打,所以才有了這些年的和親政策。
說句公道話,和親政策很屈辱,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確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大漢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給了大漢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
不過這並不是說明匈奴就很好說話了,對於匈奴來說,沒有南下中原的原因隻不過是因為和大漢全麵開戰弊大於利而已!
就像曆朝曆代的中原帝國對外邦土地很難有興趣一樣,對於紮根於草原的遊牧民族來說中原的地又不是草原,不能放牧,也不能讓匈奴的兒郎縱橫馳騁...那要他又有何用呢?
這還不是後來,後來遊牧民族大多也會主動學習中原文明,也有了‘一統天下’的概念,所以才有了對入主中原的想法。現在的草原民族麼...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況且占領中原是需要人口的,治理中原所需要的素質更是能讓現在的遊牧民族絕望——現在的遊牧民族甚至沒有稍微正式一些的官僚組織,能數數比較順溜的就算是人才了...匈奴能在這塊土地上肆虐,本身卻沒有一點兒統治這片土地的可能。
陳嫣當初了解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百思不得其解,這差了一個層次的文明到底是怎麼壓得漢帝國喘不過氣來的?後來想想,這其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軍事實力和總體實力本身就是兩回事,況且文明的衝突當中,優勢總是向更低的文明傾斜,這也算是定律了。
不隻是東方如此,古代西方也是這樣的。
文明輸給野蠻,也不是一次兩次。
總之,匈奴始終隻在邊區騷擾,而沒有真正肆虐中原,不是他們乖巧,而是這麼做好處不大——打了就搶,可是能搶的東西有限,能帶走的並不會比搶了邊區更多。中原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不大,而且就算占下了,也不可能統治。而且對於現在遊牧大草原的匈奴來說,其實他們也不缺土地。
時代不同,不能以後世揣度古代,這個時候大多數地區都是地廣人稀的。有的時候土地還真不一定是稀缺資源。
不過對手始終是對手的,匈奴的整體素質雖然很低,但是領袖級彆的人肯定還是有點兒政治眼光的。所以他們很清楚,大漢不能太過強盛,一旦大漢能夠壓製匈奴,匈奴的日子就不會有這麼好過了!
是,此時的匈奴對大漢的土地沒什麼覬覦之心,同時大漢對匈奴的土地也很難談得上特彆在意。但是,站在大漢的角度來說,北邊有匈奴這麼個強盛民族,晚上能睡得香?
嗬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匈奴這種民族,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運轉的戰爭機器!強大的機動性讓他們無法安定下來。不比中原種植農作物,收成比較有保障,就算偶有天災**,也有豐年的儲備。
匈奴不同,他們的財產是牛羊馬這些牲畜,一旦有什麼天災**,必然是全軍覆沒,甚至不太存在一處遭災,另一處不遭災,彼此之間調度一番這種事情。至於豐年儲備...穀物可以儲備,牛羊和奶製品怎麼儲備?這又不是後世,有冷凍庫。
事實上冷凍庫也不是遊牧民族的救命藥,關鍵根本就不在這兒!隻能說生產方式本質上的不同已經決定了一切。
匈奴的特點讓他們一旦活不下去了,周圍生活的民族就得遭殃被搶。
對於大漢來說,當初實力不夠的時候隻能忍,小不忍則亂大謀,也就不說了。可是實力足夠了後難道就看著北邊匈奴一直耍威風?當然是趁著自身強大的時候下手啦!也是為後來者掃平一心腹大患!
匈奴是對大漢的土地不感興趣,但即使是友好和平的一個鄰邦,隻要強大到了能威脅自身統治,對於當權者來說也是要搞一搞的啊!相對的,對匈奴來說,大漢也是如此。
他們把大漢視作囊中之物,一旦日子難過了就要南下收割一把(其實匈奴不止往東往南收割大漢,他們也會往西收割西域各國,甚至收割地更厲害)。若是大漢強盛起來,先不說大漢會不會反手就是一招背刺,光是失去大漢這麼個‘儲備糧’,那也是很難忍受的啊!
那很有可能就意味著一旦發生大災,匈奴就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口不能如過往一般享受‘大漢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