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風(5)(1 / 2)

漢貴女 三春景 20227 字 9個月前

陳嫣在羅馬停駐的這段時間過的非常愉快,按照此時的說法,她受到了神明一樣的招待。

在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談生意。有些東西東西方是相通的,熱情款待客人,等到‘時機’差不多成熟再談其他,東方有這種傳統,西方世界的人當然也有這種意識。

正好陳嫣來的時間趕上了阿波羅節,羅馬的貴族們決心讓她好好感受一下羅馬慶典的魅力,安排了向導給她,請她到處玩耍。

而除了這個外,羅馬的大家族,無論是城裡的宅邸,還是鄉間的花園彆墅,都向她敞開了大門——陳嫣在羅馬城的時候可以住在雇員駐地,就像在亞曆山大裡亞時一樣,但是這樣就不能體驗到特有的羅馬鄉村風情了。聽說她有這方麵的遺憾,立刻有人將自己的花園彆墅借給了她。

陳嫣在羅馬的這段時間內,除了和羅馬上層人士聯絡,交流的對象更多是本地的學者。她打出的口號就是交流東西方文明,對於羅馬的大眾來說,她身上貴族和學者的光環是要大於商人的,仿佛有一種假象,她在商業上更像是一個吉祥物,她自有能乾的手下安排一應事務。

這樣的好處是,羅馬人對她的防備更低了。畢竟相對於一個精明的商人,大家肯定覺得雍容溫和的女性貴族,以及浪漫而不通俗物的學者,這更無害。

之所以羅馬人能夠相信,並不是因為羅馬人笨,竟然會覺得手下有偌大產業的人真的會純潔如小白兔。這裡麵的原因很複雜,一方麵是對東方世界很不了解,這樣大家看著陳嫣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偏聽偏信...就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也很容易被理解成為東西方差異。

另一方麵,以己度人,羅馬人也不覺得這很奇怪。

羅馬是一個父權很強盛的國度,這些年更是如此。在這個國家,父權是壓倒夫權的!雖然說,女性地位低下(公民平等,然而真正的平等的是‘成年男性公民’,陳嫣對上輩子的曆史課本印象深刻),丈夫理論上可以支配妻子的一切,但這也隻是理論上。

對於貴族出身的女性,她們也是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家族並不會在她們長大之後就讓她們的丈夫隨意支配她們,這顯然是一種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的浪費!為了確保女孩子在成長起來之後一樣可以成為家族的力量(也有一部分親情的因素),父親會為女兒好好打算。

通過婚前協定之類的手段,女孩子即使和丈夫結婚,其支配權依舊會留在父親手裡...這是合法的。

父親當然無法時時刻刻管理已經結婚的女兒,所以很多貴族女性在結婚之後獲得了實際上的獨立自主權。

這個時候的羅馬,有錢的貴族女性其實挺多的。如果她們恰好是寡婦,就會成為很多羅馬有權勢人物的追逐對象。

而這樣的女性,很多並不是自己有經營產業的能力,而是手上有著足夠可靠的奴隸。說實在的,這種奴隸說是奴隸,其實際地位已經很高了...這就類似華夏的‘宰相門前七品官’,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嘛。

有了這種例子,陳嫣本人不做事,更偏向純粹的女性貴族,或者學者,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陳嫣也注意到了羅馬人的這種認知傾向,她當然知道這是錯誤的,但這對於她來說是有利的,所以也就沒有說什麼——她一開始會給羅馬人造成這種感覺,並不能說是故意的,隻是她在推動她想推動的事而已。

她從一開始就希望東西方交流能夠順暢而頻繁,為了達到這個目,最初很長時間她是把自己當成招牌和廣告用的。

很多羅馬人都對東方有興趣,但是這種興趣還不夠,陳嫣需要讓這些人對東方有一個更直觀的印象,減少‘虛無縹緲’帶來的畏懼,而她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她的女性貴族身份,既符合羅馬人的審美趣味,又不至於有危險的感覺...自古以來,一個族群麵對另一個族群的時候,女性的敵意都會小一些。即使是互相滅族,女人也會在最後保留下來。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女性在這個世界是更強韌的生靈,男人死了,她們還活著!

陳嫣極力強調自己的學者身份,不光光是強調,還將自己的作品,就是一些針對諸子百家的文章,或者詩賦什麼的,請人翻譯成拉丁文,自費刻了一版進行印刷。然後這些就和一些其他的東方書籍一起成為她送給羅馬貴族、學者的禮物。

對於現在的羅馬人來說,理解東方的作品是很難的,首先他們得找到翻譯本,然後再進行理解...這種跨文明的體會總是很難的。陳嫣的文章自帶翻譯,而且很多文章就是對於諸子百家的領會,立刻就幫到了不少羅馬學者。

這樣一來,陳嫣東方學者的身份坐實的很快。

如此做法果然有用,很多原本隻是感興趣,卻不一定要去東方的學者,此時都打聽起了去東方的一些事。倒不是說以後就呆在東方了,而是趁著有機會,拜訪一下東方世界,這也是很不錯的啊!畢竟,那可是傳說中的‘絲國’。

對於陌生世界的畏懼也因為陳嫣這個活生生的招牌衝淡了不少。

如果是有著這樣女性的國度...怎麼也不會太壞吧...

“明天的劇目會在這裡上演啊...”陳嫣隨著幾個羅馬向導遊羅馬,眼前看到的是這一時期非常典型的露天劇場。

阿波羅節的慶典當然少不了戲劇,據說今年會上演阿弗拉尼烏斯的戲。這位羅馬的為大劇作家,在今年剛剛去世,羅馬人顯然正為此可惜,今年的阿波羅節,演出的大多是他的戲劇。

“這裡能有多少觀眾呢?”陳嫣看著場地頗大的露天劇場,心裡盤算著要不要把這個玩意兒帶回華夏。說起來戲劇往往意味著平民娛樂,也可以看作是市民階層興起的一個標誌。

華夏的話,在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弄這個倒也不錯。

這並不在賺多少錢,實際上本來就賺不了...這麼大的劇場,造價就不菲了。還得保證演出什麼的,到時候賺錢是能賺錢,但回本慢,賺的錢對陳嫣來說就是小錢!然而為此付出的心力卻不會小!

陳嫣想到的是這能豐富老百姓的生活。

“這座劇場是去年新落成的,能裝下七千多名觀眾。”向導說的很慢。

他們現在是在用拉丁語交流,陳嫣的拉丁語水平就那樣。向導聽明白就夠費勁的了,說的時候自然更得照顧陳嫣的能力。

七千多名觀眾的容量,不能說小了,但這並不是如今羅馬露天劇場的極限...從此時的技術水平和施工能力上而言,羅馬的露天劇場能夠做到裝下兩萬人,這都相當於後世一些中小型體育館的規模了,實在讓人震驚。

此時的露天劇場差不多就是個‘半碗形’。表演的場地在‘碗底,碗底的後方是直立的建築物,建築物的牆麵本身就是演出劇目的背景板,而這棟建築物同樣還承擔著‘後場’的角色。

演員的化妝、候場、休息,都是在這裡。

而‘碗底’前方的碗壁,也就是一個呈現為扇形的坡麵,就是觀眾區了。一層一層的階梯供觀眾坐著觀賞戲劇,本質上和後世的體育館沒什麼差彆。

此時有注意到陳嫣的羅馬學者上前打招呼,寒暄之後笑著問她:“夫人覺得怎麼樣呢?”

‘夫人’這個稱呼是一個誤會,羅馬人以為她已經結婚了,或者說至少結過婚。會有這個認知,一方麵是因為她的年紀,一方麵是因為陳嫣帶在身邊的小朋友陳如意。

就算是東方人顯得年紀小一點,陳嫣的也絕對達到此時羅馬結婚的水平了。

此時羅馬結婚的年紀大多非常、非常早,按照後世的標準,可以說是實打實的童婚!大漢常常出現十三四歲結婚,大家覺得這已經夠早了(在春秋戰國以前,可是流行過晚婚的)。

但是羅馬,在女兒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能將其許配,並且完成結婚儀式。

不是訂婚,而是真正的結婚儀式...如果是結下婚約的話,那也不必說了。

至於小朋友麼,不能說羅馬沒有未婚先孕的事,隻是和華夏一樣,這不是主流。對於貴族家庭來說更是如此...一旦發生這種事,肯定都是藏著掖著的,陳嫣這樣光明正大,沒有一點兒隱藏的意思,反而讓大家從來沒有往未婚先孕的事情上想...

陳嫣沒有糾正這個誤會的意思,她自己對此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也知道世情如何...她想在短暫的時間內和羅馬人保持最好的相護印象,自然不會給自己人為地增加難度。

“覺得?”陳嫣重複了一下這個詞,才有些磕磕巴巴地反問:“覺得什麼呢?您說的是什麼呢?”

學者清了清嗓子:“在下是在說劇院...當然,還有羅馬。”

“很宏偉...”陳嫣發自內心地道:“無論是劇院還是羅馬。”

曆史上的羅馬到底和同時代的大漢孰強孰弱,這是後世論壇上能讓華夏青年互相攻擊,打出腦子來的問題。有人覺得羅馬並沒有說的那麼厲害,之所以大家會那麼說,隻是因為西方話語權強而已。

打個比方說,西方隨便挖出一點兒古代遺跡就能順路證明一些東西,大家還不能反駁。相比之下,華夏文明就悲催的多了,國際上承認的王朝曆史是四千年,再往上很多就不認了。

這一點,其實是東西方對相關方麵的定義不一樣,西方很看重某些指標。而華夏有自己的文明特點,一些西方文明覺得是必要條件的東西,華夏卻不覺得。而華夏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玉質禮器,西方社會卻不見得認可。

羅馬真的那麼厲害嗎?不少人覺得就是西方後代在後來闊了,得給老祖宗貼金,不少東西都誇大其詞了。這種事情不是沒有證據,從心理上理解也是完全能夠想象的,順理成章。

陳嫣對此並不發表意見——她認為是有這種可能的,事實上,華夏對於祖先的看法一樣經曆了變化!國家弱的時候,自信心不足,大家其實很不願意說過去的事,偶爾說起也沒有底氣。等到後來國家起來了,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有些事情上誇大其詞,又或者生搬硬套...這種事華夏普通國民也有過。

想想看,西方掌握話語權幾百年,這種事肯定是無法避免的!

再者說了,文藝複興是西方走向強大的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和階段,而文藝複興的招牌就是複興古希臘古羅馬得到一些文化,一些思想。這種情況下,給這一時期貼金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甚至是西方的‘政治正確’,堪稱法統所在!

但是,這並不能改變羅馬在這一時期也很偉大的事實!有些曆史就擺在那裡,這一時期的羅馬就是很好。再者說了,有些事情也可以反推——如果羅馬不是那麼突出,文藝複興時期為什麼要把那些故紙堆裡的東西翻出來?

陳嫣的回答顯然讓這位羅馬學者很滿意,現場的氣氛又上了一個台階。

如果是周邊其他民族的人這樣說,羅馬人並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因為羅馬人看這些民族都是俯視的角度。對於自己覺得不如自己的人的評價,就算再高,也就是一樂而已,樂完了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陳嫣卻不同,她來自一個和羅馬一樣偉大的民族...不隻是因為陳嫣本人展示出的一些東西,也因為一些去過大漢又回來的學者的說法。

那裡和羅馬很不一樣,但毋庸置疑,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

來自和自己同等級的民族的讚揚,這才是真正的讚揚...羅馬人自己並不一定想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們的反應卻是沒錯的。

陳嫣在這第二次的羅馬之行中過的很愉快,羅馬的貴族們想要讓她開心,之後的生意也能好做一點。羅馬的學者也將她當成了自己人,她本人頻繁舉行文化沙龍,這在此時是很新穎的,同時也讓學者們覺得很有趣。

她送出了很多東方著作,也請求羅馬的學者能協助翻譯羅馬的書籍,向東方介紹這裡。

不隻是如此,她還親自邀請一批羅馬學者訪問大漢。她不止會負擔這些羅馬學者的路費,還會給他們開薪水...當然,名義上不是薪水,而是讚助費,讚助他們去東方學習、交流,進行自己領域的研究。

“學者的清貧是一種很令人敬佩的品質...”陳嫣這樣對學者們宣揚自己的思想:“學者也是最能耐得住貧苦的一群人,在華夏有‘君子固窮’的說法。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大概是思想上實在是太富有了。”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學者能夠不那麼清貧。過於清貧的生活有的時候是一種財富,但更多的時候會讓學者沒辦法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知識的獲取中...這對於世界來說是一種損失!”

陳嫣一直很給學者麵子,這番話更是說的敞亮又貼心!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哪有完全不在意彆人看法的人呢?彆人高看自己、認同自己,無論怎樣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呢,正常情況下誰也不會拒絕。

一時之間,不少羅馬的頂尖學者都願意去東方走一走、看一看——陳嫣親自邀請的,當然是頂尖學者!這些頂尖學者原本就有願意去東方的,但下定決心的還是太少,陳嫣就是在背後推了他們一把。

還有羅馬的普通公民,他們也很喜歡陳嫣...其實他們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到陳嫣,絕大多數甚至從未見過陳嫣。之所以會有好感,原因也很簡單,這是一個和自己民族同等文明的貴族,她喜歡自己的國家。

簡單嗎?確實簡單!但是這就夠了!

羅馬公民當然是自豪於自己的民族和國家的...這就好像是華夏人,有一個強國的重要人物說自己一直很喜歡華夏。隻要說的這個人不是當麵一套,背後卻捅了華夏一刀,而且還被發現了,大家都會很喜歡這個人的。

如果這個人能夠將自己的喜歡很明確地表現出來,做幾件友好華夏的事,就能被稱為‘華夏人民的老朋友’了。

民間聲望絕對不會太壞。

然而,無論是哪些人的好感,到了談判會場上也要暫時止步了。

陳嫣來羅馬固然有玩兒的因素,但和羅馬的談判確實是她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果她沒來也就算了,自然有人成為她的代理人和羅馬這邊會談。而她來了,就得她把擔子擔起來。

哪怕是作為羅馬人眼中的吉祥物...不然,她總不能談判進行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到處玩兒吧。

所以談判時間到了,她就開始了自己的繁忙生活...端坐在談判現場,無論聽到什麼,全都微笑以對。

羅馬人對她說的東西,絕大多數她都會不肯定也不否定,然後再在自己人的場合告訴負責談判的人該做出什麼樣的堅持——某種程度上這加重了大家之前的猜測,那就是陳嫣確實是個吉祥物。

之所以這樣,除了讓羅馬人對自己少些防備,也是陳嫣想要彼此之間沒有那麼‘直麵’。

如果自己就是那個說話算話的人(實際上就是),那麼羅馬這邊肯定會有人直接拋來一些要求的。直接答應,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但直接回絕,這好像也不太好。這些日子她塑造的形象太過友好了,反而不適合這種事。

想想看人設崩塌的公眾人物吧...多的是粉轉黑。

陳嫣並不想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至少不要在這個關鍵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說的嚴重一些,說不定會給她一直以來主導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帶來很大影響。畢竟現在這方麵的工作也才剛剛開始,可以說任何一點兒震蕩都是難以承受的。

這場談判持續了十多天,最終在兩方都精疲力竭的時候結束...怎麼說呢,雖說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大家總算達成了彼此都認可的結果,即使這個結果並不那麼合心意。

隻能說,大家都有妥協吧。不過這沒什麼可說的,這就是談判的必然了。

這次的談判結果被寫成了契約,根據契約的內容,陳嫣的貨物不再由各路大小商人分銷,這項權力交給了羅馬本身。當然,羅馬本身也不可能賣貨,所以貨物會由一些人分割。

羅馬的大貴族們借此漁利就很簡單了。

他們有的自己就有商業能力,成為分銷商很簡單。有的並不在商業上有多少能力,就可以收其他商人的好處...在這件事上,大家都能簡單地賺到錢。

合約的內容主要說明了陳嫣販運到羅馬的各種商品比例,特彆是一些意義比較特彆的商品,更是得好好討論。相比之下,如鏡子、香水之類的奢侈品,利潤雖然驚人,卻不值得特彆進行規定,陳嫣願意販來多少就能販來多少!至於羅馬貴族們自己要怎麼‘分贓’,那屬於他們自己關起門來再討論的事。

絲綢、糖、胡椒等等商品,羅馬人都希望陳嫣能給出一個承諾,保證比較穩定的供應——準確的說,是穩定增長地供應!畢竟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來,這些受歡迎產品的需求是逐年擴大的。

一些人原本隻用那麼一點兒,但在習慣之後就會用更多(隻要沒有經濟上的難處)。而形成風潮之後,原本並不消費這些的,也會漸漸消費...其實這就是培養市場了。

而除了販賣過來的商品,陳嫣當然也希望從羅馬得到一些商品。羅馬的寶石、亞麻布、硝石等,全都是很好的貨物,對於陳嫣的產業帝國來說也非常重要。

在這一談判過程中,陳嫣沒有想到的是,有一件商品會成為爭論的核心焦點...那就是油脂。

陳嫣是真的沒有想到,不是絲綢,不是糖...居然是油脂。

但後來轉念一想,又覺得沒問題啊!在這個時代,油脂其實就是非常重要的軍工產品(民用當然有,但需要政府調節的隻能是軍工方麵了)。

這個時候的軍械,大到投石機這樣的大型器械潤滑,小到金屬盔甲的保養,都需要油脂!可以說,養活軍隊這件事裡,油脂的開銷並不弱於糧草或者軍餉等方麵!但是大家經常注意到的卻隻是糧草和軍餉,而忽略了油脂。

這可能和緊迫性有關,沒有糧草是沒辦法養軍的,人都要餓死了,再強調戰鬥力就很可笑了。軍餉的問題次之,但在古代社會也很重要...熟悉古代軍事的就會知道,古代軍隊雖然也有國家之類的信念支撐,但和現代軍隊還是差彆很大的,不能拿現代軍隊的一些常識去思考古代軍隊。

比如近代曆史上的很多人民軍隊,就可以不要軍餉戰鬥,隻要能保家衛國,隻要能把侵略者趕出祖國,隻要能實現心中的主義——這在古代社會幾乎是不能想象的,即使極端情況下也不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