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1 / 2)

這個時代的文字跟前兩個世界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紀墨覺得這又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的原因,在從紀母那裡學到簡單的文字之後,他就發現了這點,因為那些較為簡單的字上有些相似的部分,也不排除是同一世界不同時代的可能。

具體是怎樣,缺乏必要的條件,紀墨是沒有再探究了。

起承轉合,無論轉折是圓滑還是棱角分明,都能在完成整體之後感覺到一種美,來源於文字的結構,來源於文字背後所代表的文明。

紀墨最開始雕刻朗閣王印的時候,用的字是南邊兒來的字,他的母親是南邊兒來的女奴,這一點誰都知道,也沒有人表示質疑,因為當時草原上的文字是非常混亂的,他們很多人都是用一種流傳下來的簡略的圖形變種來表示某些含義,這種文字的書寫頻率不高,也就是在祭天的時候,會寫個祭文什麼的,似乎最早還是某種具有巫力的文字,不是普通人能夠隨便寫的。

很多族人,一輩子都寫不出自己的名字,後來巫的數量少了,這種文字就更加少人寫了。

因為他們大量使用南邊兒來的奴隸,而這些奴隸所會的都是他們那邊兒的文字,漸漸地,南邊兒的文字在草原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之後,就是佛國傳來的文字了。

如今,朗閣結合幾種文字的特點,整合之後構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屬於草原文明的文字,這個創舉是值得記錄的,紀墨特意為此雕刻了一方印章,依舊是朗閣王印,但四周的花紋全部替代成了敘事性的文字,新的文字,說明了此事,連印章上的字也換成了新的文字。

這種新文字,紀墨自己也不是很熟悉,先用炭筆在底部描摹出圖樣來,才開始慢慢雕刻,完工之後看著還是有幾分彆扭。

【主線任務:雕刻匠。】

【當前任務:專業知識學習——(100/100)】

“我還以為一定要是高難度的雕刻完成,才能讓知識點滿百,沒想到實踐數量夠多,也是能夠通過數量來累積的嗎?”

紀墨都數不清在“99”到“100”的這一點之中,他完成了多少件雕刻作品,大大小小,林林總總,又是五年時間,這種累積太緩慢了,恐怕還有隱含的一條,不能讓雕刻水平下降,至少維持一定的雕刻水平,這可真不容易。

【第一階段學習結束,是否接受考試?】

“接受。”

放下刻刀,摩挲著手上的老繭,麵對再一次到來的考試,肯定沒有不接受的道理,但,選擇哪一件作品呢?

【第一階段理論考試,時間二十分鐘——請簡述雕刻技藝的特點。】

“特點啊?”

紀墨沒想到竟然又是理論考試優先,第一個世界並沒有理論考試,是因為新手優待嗎?還是說無意中他寫的那本書已經完成了理論考試所需的部分,便沒有再次考核?

還有,時間似乎在減少,是因為這道理論題比較簡單,還是因為本來就是要依次遞減的呢?

如果是前者,倒還不算什麼,因為雕刻技藝相較於鑄劍技藝的確是要簡單一些,起碼不用考慮若乾材料的調劑,火候等其他因素,且他目前所接觸到的材料,雖然後期有朗日城這個大樞紐作為供給,其實還是不夠充足的,起碼不能囊括這個世上所有的雕刻材料,幸好知識點的提升並不要求這一點,否則幾乎無法在有生之年完成。

如果是後者,這樣遞減下去,是不是自己的答題速度也要逐步提升,至少要逐漸適應這種答題方法,不再胡思亂想?

拉回跑偏的思想,看著那張白紙,集中精神,似乎有一隻筆已經在握,一筆一劃寫出熟悉的字跡,思想的速度很快,為了確保不會出錯,紀墨必須要非常集中精神,這樣寫字的速度反而慢了。

雕刻技藝本身就是一種重實踐的技藝,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在每一個線條上采取的手段方法,在每一個構圖上體現的文明特色,在每一件雕刻作品的身上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通過一件雕刻作品,就能約略了解到屬於那個時代的特點,這才是拋開那些藝術特性之外的最高價值吧。

當然,雕刻作品本身的材質,作用,優劣,也是它的價值考量因素,但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唯有藝術之外的文明,所賦予它的那部分含義,是會隨著曆史而日久流深的。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在接觸新的知識,每一次的雕刻,都是在把這種知識轉變為現實,又把這種現實做出總結,親手雕刻過無法計數的成品之後,紀墨對這些特點可謂是爛熟於心。

認真作答,答完交卷。

看著那份卷子消失,紀墨鬆了一口氣,才發現額上已經微微發汗了。

【請選擇考試作品。】

抬手用手背擦了擦,再看向麵前的雕刻作品,用新文字雕刻成的朗閣王印,還沒來得及交上去,用這個嗎?

還是……目光所及,房間之中貼著牆壁的架子上,擺滿了大小不一琳琅滿目的雕刻作品,紀墨在朗日城遵循原來在大部族的習慣,那些價值昂貴的材料所雕刻的作品都會上交上去,而其他材料的雕刻作品,做好之後則會在這裡擺放一下,如同一個展示架,會把自己認為還不錯的作品,先放一放。

他那時候預防的就是考試的到來,希望能夠從中選出一個最好的作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