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幕後因由(1 / 2)

向吳夫人提出此建議的,乃張昭。所謂江東二張,張紘跟張昭,對目前的江東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僅是因為二張是當代名士,本身也相當有才華,最重要的,還是二張的加入,象征著孫家不再是以家族為主體在征戰天下。孫策也有招攬天下,海納百川之心。

張紘跟張昭,是孫策向全天下發出的一張名片,示意天下英才,隻要來到江東,孫策都願意接納,並且能夠讓其身居高位。如今的江東高層,不單單是被孫家嫡係和孫家家臣所占據,隻要你當真有才,那江東就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再加上原本的孫家,是以武立家,家族當中能理政的很少。而因為孫策的霸道跟任性,本來非常適合坐鎮大本營的孫靜一脈,又被孫策幾乎棄用,是以,現在江東的內政,孫策也不得不依仗外人了。而在這方麵,孫策也相當乾脆,魄力十足,他隻把軍權牢牢掌握,政治上的事則完全放權,孫策拋出如此大一塊蛋糕,對天下士族的誘惑可是非常巨大的。孫權的選部,隻是在為孫家的未來提供嫡係,而目前江東的政壇,真正能說得上話的,就是二張了。

所以,在孫策跟孫權相繼離開吳郡之後,很多大小事情,經常都需要吳夫人做主。而吳夫人拿不定主意,或者乾係重大的時候,她也會找張昭來商議(張紘出使許都去了)。結果就在這天,張昭突然向吳夫人提出讓孫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的提議。

不得不說,張昭的提議讓吳夫人心動了。

一直以來,吳夫人作為母親,自然會操心兒女的婚事。其他小鬼暫且不說,最關鍵的自然是孫策跟孫權,這兩兄弟都非常有主見,一般人都無法輕易為他們做主。

原本孫權的婚事是解決了,但偏偏從蔡文姬口裡,吳夫人又得知了孫權可能無法生育之事,雖說吳夫人目前還將信將疑,但此事已經成為她心中的一大陰霾。在替孫權想辦法的同時,吳夫人也更在意起孫策的問題了。

對孫策的想法,其實吳夫人多少也明白。第一,現在正是建功立業之時,孫策整天都在外征戰,不希望為兒女之事分心,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緣由,或者說絕對的好處,比如聯姻,孫策估計要等到他覺得自己應該要個孩子的時候,才會考慮女人吧。第二,孫策過於心高氣傲,一般的女人,他根本看不上,覺得人家配不上他,如此自然更是不會起心了。

正因為有前麵兩個原因,所以吳夫人才覺得張昭的提議很妙。

妙處之一:通過跟喬家的聯姻,能讓孫策更容易奪取廬江,隻要對占據有利,那麼孫策就會認真去考慮,而不至於一口拒絕。

妙處之二:此舉還綁定了周瑜,眾所周知,小喬心係周瑜,周瑜心中想必也對小喬有意,不然也不至於一直糾纏不清,兩人要結成正果,缺的就是一個契機而已,那麼這一次,吳夫人正好給周瑜這個契機。把兩樁婚事綁定到一起,並傳為一段佳話,孫策不可能去阻礙周瑜跟小喬的婚事,那他總不好再單獨提出自己不娶大喬,隻讓周瑜娶小喬了吧?

“我覺得沒問題。”思索一陣過後,吳夫人當場點頭,甚至都沒有說先考慮幾天,可以看得出來,吳夫人到底有多想抱孫子,“隻是喬家那邊。。。。。。”

張昭一笑,回道,

“喬家那邊,自然也不會有問題。夫人,您也不想想,若沒有得到一點風聲,我又如何會做出這樣的提議?不說喬家了,當今天下,有幾個家族不希望跟現在的孫家聯姻?據我所知,就是那曹操,也已經在私下籌謀聯姻之事了。”

聽罷,吳夫人也是滿意一笑,

“既然如此,那此事還需張大人多多留意。隻要時機恰當,我立刻派人登門提親。”

至於張昭剛剛所說的,曹操那邊的聯姻之事,吳夫人完全沒放在心上,吳夫人很清楚,曹操有朝一日,肯定會成為孫家的敵人。所以不管是嫁過來的,還是嫁過去的,都不過是籌碼而已,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重視的,更不會是吳夫人心裡認可的孫家媳婦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