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離開,竇玉茹在原地臉色陰沉。她跟孫權有協議,不想跟孫權翻臉,但這不代表她就什麼都願意聽孫權的。竇玉茹很清楚,孫權其實也是不想跟她撕破臉皮的。
所以,這件事還有緩和的餘地。隻要按照一定的規則行事,她竇玉茹也不是不能夠把李儒救下來!
李儒可是現今魔門當中難得的戰略性人才,可以說,有李儒在,魔門還可能成為一方勢力,沒有李儒的話,魔門也隻能是一個組織。他們沒有管理一方跟開疆闊土的能力。
因此,竇玉茹必須得想辦法保住李儒,不然魔門未來的發展將會有太大的局限。而且,從另一方麵講,竇玉茹也不希望讓孫權開這麼一個不好的頭。不能讓孫權覺得,必要的時候,她魔門的人想殺就殺。
想到這裡,竇玉茹心思一沉,仔細回想了一下剛剛孫權說過的話,隨即也展開了自己的行動。
??????
幾日過後,
周瑜偷偷出現在廬江,為了不影響江夏那邊的戰局,周瑜是瞞著人趕過來的,所以這次也沒有公開露麵。知道周瑜來廬江的,隻有寥寥幾人。
“你為何把事情鬨這麼大?”周瑜一來就質疑起孫權。以前就說過,周瑜始終是站在孫策的角度思考問題,甚至在潛意識裡,有幫孫策盯著孫權的想法。
而這一次,孫權把孫策沒死的事,鬨得人儘皆知,大大增加了孫策被人找到的風險。周瑜又如何不會懷疑孫權的動機。這個孫權,莫非是不想他大哥回來了?!
“我沒有其他選擇。魔門內部恐怕早就走漏了風聲,這一點相信你也很清楚。”孫權回道。
“風聲不是事實,在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就算有人信,也不至於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去找。可現在,你的行為直接讓人坐實了猜測!”周瑜沉聲說道。
“沒錯。”孫權點頭承認下來,“但周大哥你有沒有想過,不把事情鬨大,我大哥要真有個什麼,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把事情鬨大,那麼多人湊一起,至少最終的結果是透明了。哪怕是個不太理想的結局,也能知道我大哥的下落,也能保證我大哥的安全,不是嗎?”孫權做出解釋。
其實孫權已經看出了周瑜對自己的偏見。孫權派人出去,周瑜會懷疑他的動機,但孫權如果一直按兵不動,周瑜同樣會懷疑孫權是不是不顧孫策死活。這種矛盾根本就無法調節。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孫權要刻意把真相對周瑜隱瞞。手下最大的權臣都始終防著他,孫權做任何決定都會被過度解讀,他還如何能放開手腳去乾了?
這也就是周瑜,孫權知道周瑜有才華,也知道周瑜對孫策忠心,不然換成其他人,孫權恐怕早就想辦法先把周瑜搞下去了。自古皇帝親政,總是要搞輔政大臣,不是沒有道理。
周瑜沒有繼續跟孫權爭論,他很清楚,事已至此,說什麼也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