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燒開了,她倒了杯水,把杯子端到沙發前的桌子上。
順手拿起了手機,發現有一條未讀信息,她點開信息,依然是那個發錯的號碼發來的“那你是如何享受孤獨的呢?”
就這樣,也許是姚幺憐因養父母離開而產生的落寞感沒消去,正愁不知如何打發這鬱悶的心情,也就與一個陌生人一來一回地發了一天的信息。
兩人越聊越投機,越聊越有一種默契感。
直到關燈睡覺,她數數了信息,兩人的信息加起來竟然超過三十條。
嘖,嘖,她不由感歎,兩個陌生人竟能如此默契。
姚幺憐隻覺得全身心舒暢,把心頭的失落去得一乾二淨。
也許正因為雙方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才能完全敞開自己的心扉,暢所欲言,沒有顧慮。
完完全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一股腦拋了出來。
不怕會有人笑話,也不怕被人拿捏了短處而被人身攻擊。
兩人都默契地,不問對方的姓名地址,想到什麼就會發一條信息過去,當對方有空了,會回一條過來。
自此,兩人每天的手機信息箱裡,少至一兩條問候語,多則幾十條的信息。
四年來,從沒斷過一天。
在這個充滿著算計,缺乏信任,每天不得不戴著麵具虛偽活著的時代,找個傾訴的途徑似乎難如登天。
姚幺憐把一條信息誤發的這個舉動,為他們開啟了一種新的傾訴方式。
整整四年,他們不間斷的信息互發。
對不能危害到自身利益的陌生人傾訴,傾訴著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
傾訴著每天的快樂與煩憂;傾訴著遇到的迷茫與困惑。分享著彼此開心的事,分享著每一次的成功喜悅。
信息交流,一切輕鬆愜意,沒有被刨根問底的尷尬,沒有麵對麵交談時所時刻保守著的警覺及小心謹慎;
信息交流,隨時隨地,隨意性大,沒有麵對麵時所遭受的咄咄逼人的緊迫。聊的內容五花八門,語句或調侃,或鬥智,或詼諧,或爭辨。有傾訴,有安慰,有相互開解。
姚幺憐把他們的短信內容,一條條抄了下來,滿滿地記錄了厚厚一大本。
而且還在封麵寫上‘沁心園’三個大字。
裡麵還有一個讓姚幺憐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數字,四年下來互發的信息總量是26355條,平均每天約18條。
也就是說,她的‘沁心園’裡記載著手工抄寫的26355條信息。
她也許是個孤兒的緣故,內心總會比彆人細膩敏感。活得孤獨而寂寞。
因此,她的性子恬靜淡然,不喜歡事物的繁雜,隻喜歡安安靜靜,簡簡單單。
四年來,兩人依然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地址,依然沒有打過一通電話。
但都從聊天的語氣,看問題的角度等看出了,彼此的性彆及大概年齡段。
姚幺憐判斷對方,是一位才高八鬥的年輕男子。而對方也告訴過她,對她的感觀,是一位聰慧靈氣的妙齡姑娘。
慢慢地,姚幺憐習慣了每天給他發信息,習慣了他每天不約而至的信息。
她的生活過得單調而充實,工作,收發信息,樂此不疲。
漸漸了,她感覺自己像是陷入一種戀愛中,戀著他幽默詼諧的談吐,戀著他的善解人意,戀著他給予她孤寂日子裡的一抹陽光與溫暖。
是的,在養父母離去的那些歲月裡,是他幫她渡過了難熬的日夜。
她是個感性的人,常常能在文字裡找到內心的同盟點。因為文字沒有參夾著功利目的,而且有著可選擇性。
雖然他們沒有見過麵,沒有通過電話,而他的生活作息,他的飲食習慣,都如真實般,圍繞著她的生活。
當一種習慣,變成一種依戀,收到他的信息,她的心就會不由自主跳動。
她曾發過這樣一條,完全剖釋內心感受的信息“寂靜的夜,安靜地遊走於字裡行間,意念卻在不知不覺間緩緩流出書中情境,悄悄捕捉有關你發來的隻言片語,沉醉而渾然不覺。
待猛然回過神來,不禁啞然失笑。
重新收拾心情領略字間風情,捕獲更多的仍是你在心頭跳動的影子,如此這循環中,夜便短了。”
八六(86),書架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