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去年公孫煜被送到河源,發現威名赫赫的起義軍首領張勻實乃常康郡主次子蕭成君之後,他一直處於被軟禁的狀態。
蕭成君對公孫煜這個年齡比自己還小好幾歲的小舅舅禮遇有加,隻除了放他離去這一點上,每回公孫煜提起,他便沉痛道:“恕外甥難以從命,外祖母生前殷殷囑托,務必要照顧好您,您是公孫家唯一的血脈,萬不能有失。
舅舅,外甥知道您想去都城,想救外祖外祖母,我又何嘗不想救父母親人,可都城已經布置下天羅地網,就等著我們自投羅網,一旦我們去了,那就是有去無回,那才是親者痛仇者快。
阿娘留下絕筆信,阿娘說,她不怕死,隻怕白死。舅舅,我們不能讓外祖他們白白犧牲。
阿娘和外祖母起事,固然有私心,可若非昏君當道,外戚攬權,朝堂之上豺狼橫行,外祖母如何會有改天換日之心。昏君心知肚明,此事與外祖父無關,然昏君心胸狹窄,恐外祖父功高震主,又有奸佞在旁煽風點火,於是昏君順水推舟除掉外祖父,就連舅舅您都不肯放過,一心想斬草除根。昏君倒行逆施,禍國殃民,人人得而誅之。
舅舅,今天我在這裡也不說什麼為黎民江山的漂亮話,隻說外祖外祖母,昏君不死,二老九泉之下難安。”
雙眼布滿血絲的公孫煜:“那你想讓我做什麼?”
蕭成君目光一深,想公孫煜交出前朝寶藏,阿娘跟他說過,那批遍尋不得的前朝寶藏,十有八九在外祖母手中。為了以防萬一,外祖母在發動政變前,肯定會告訴公孫煜。養兵要用錢,收買人心要用錢,他想成大事,絕少不了錢的作用,蕭氏百年積累已經被他用的所剩無幾,他現在迫切需要這比富可敵國的寶藏。
他想公孫煜替自己遊說拉攏留侯舊部以及前朝忠臣,前朝覆滅才三十餘年,還有不少老臣心懷舊主。
他還想公孫煜為自己衝鋒陷陣為先鋒,這一年的平亂,足以證明虎父無犬子,公孫煜雖稚嫩卻已經展露出留侯血脈的風采,假以時日,即便不能如父一般成為戰無不勝的戰神,也能成為一員大將。
……
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公孫煜的幫忙,不然何以如此好聲好氣。
蕭成君目光緊緊注視被困於床上的公孫煜,一揖到底:“我想舅舅助我推翻昏君,報仇雪恨。”
報仇嗎?
公孫煜當然也想,正如蕭成君所言,固然是母親謀反在先,可如果龍椅上坐的那個人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母親下不了這個決定,就是長姐也不敢生出野心。
既然皇帝昏庸無道,為什麼不能殺。
心態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直到留侯病故,南陽長公主自儘追隨而去的消息傳來,蕭成君才略略放鬆了對公孫煜的軟禁,但也隻是略略而已。
年少氣盛,蕭成君怕公孫煜還是衝動地跑回都城。那座都城裡有他亡故的父母,還有他的未婚妻。
為了安撫住公孫煜,蕭成君時不時會把關於江嘉魚的消息告知他。
“舅舅放心,昏君並未為難平樂郡主。”
“平樂郡主的表兄被任命為秦澤郡守,郡主隨行,離了都城這是非之地,對郡主而言是好事。”
“秦澤不比都城戒備森嚴,想聯係上郡主容易得多。”
其實也沒那麼容易,蕭成君發現那位平樂郡主身邊似乎有人在監視,想著十有八九是打算順藤摸瓜斬草除根的皇帝,便沒貿貿然接觸,還勸公孫煜稍安勿躁:“萬一露出破綻,就怕牽累了郡主及其家人,舅舅再等等。”
這一等就是半年。
在確認公孫煜不會衝動行事之後,蕭成君便不再軟禁公孫煜,長久的軟禁也不利於拉攏人心。
得到自由之後,公孫煜沒急著去見江嘉魚,而是細心觀察蕭成君,觀察的結果令他失望。
阿爹曾經說過蕭家人私心重,不堪承托江山。
有時候他會想,如果蕭家人和長姐常康郡主讓阿爹放心,那麼阿爹是不是會幫蕭家成事?那麼阿娘和長姐的謀劃就不會失敗?
其實阿爹不是那麼迂腐愚忠的人,他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並不會死守如今的昏君。如果蕭氏足以托付江山,他覺得阿爹真的會考慮扶持蕭璧君和三皇子的兒子繼位。可蕭氏一族重私利輕社稷,他們上位和昏君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幫他們不過是白白鑄造殺孽罷了。
如今換做公孫煜,在越來越了解蕭成君之後,剝開外麵愛民公義的名聲,他發現,蕭成君終究是蕭家人。
他比蕭家其他人更英勇更有智慧更懂得收攏人心,但是骨子裡依然是蕭家人,依然代表的是世家的利益。
阿爹說世家對社稷實乃附骨之疽,前朝不是亡於楊氏而是亡於世家,本朝的混亂也始於世家擅權。
如今這個皇帝有再多荒唐,在壓製分化世家這一點上並沒有錯。累世公卿的世家占據了太多的土地和財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們還幾十年如一日地阻止寒門子弟的崛起,進而壟斷政權,令朝廷為世家利益服務而非天下百姓謀福。天下要想長治久安,必須遏製世家的發展。
隻是當今皇帝能力不足,於是適得其反,最後破罐子破摔,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死後洪水滔天。
這個皇帝固然不配坐在龍椅上,但是蕭成君也不是合適之人,利用阿爹的威望幫蕭成君成就大業,隻怕將來在九泉之下見了阿爹,阿爹會氣得不認他這兒子。
這些時日,公孫煜一直就在想這些事情,他需要利用蕭成君推翻昏君,但是又不想讓蕭成君坐上龍椅,他還想事後能順利帶著江嘉魚功成身退。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因此他越要小心謹慎,免得一步走錯萬劫不複。
遇到陸洲是意外。
既然答應了蕭成君助他成事,公孫煜自然也要拿出誠意來,於是張勻麾下多了一員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