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利令智昏(1 / 2)

他聲音晦澀,開始訴說壓在心底多年、最不願意回憶的過去:

陶家不過僅有幾間的綢緞鋪,靠著為人誠信,價廉物美,回頭客無數,生意也算蒸蒸日上。

鄧燁與陶紫成婚,度過一段琴瑟合鳴的神仙日子,兒子的出生,使他的幸福感達到頂峰。

試想想啊,他從一個身無分文、險些餓死路邊的小乞丐,搖身一變,嬌妻幼子,呼奴使婢,吃穿不愁,不是神仙日子是什麼?

他彆的優點沒有,卻很懂得感恩,一直想的就是好好奉送嶽父母終老,對妻子一輩子一心一意,再把兒子培養成材。

如此又過了兩年,兒子漸大,嶽父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在一次病倒後,便將陶家賴以生存的綢緞鋪的經營權交到了鄧燁手中。

這是多大的一份信任。彆家也不是沒有招過贅婿的,哪一個不被防賊一樣防著,比受氣小媳婦都不如,萬事不能自專,毫無地位可言。

但陶家都是良善人,對鄧燁與他們親生的兒子沒兩樣了。

似海深的恩情在前,滿滿的信任在後,鄧燁隻想肝腦塗地。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之前十多年的人生,都在每日一睜眼,就惦記著如何填飽肚子中度過,大字不識幾個,還是到了陶家開始惡補,他狠下了番功夫,才能實現自由,不當個睜眼瞎。

但於經營之道,他是有些小點子,終究不是根正苗紅學起來的,比彆的買賣人家天然差了些經驗。

原本綢緞鋪也並無太繁瑣的工作要乾,他每日循著嶽父留下的規矩,看管好最關鍵的地方,也不會出差錯。

小富即安的人家,不做冒險的事,溫飽絕沒問題。

但是好景不長,濟南府也不知怎的,這一年開了不下七八家新綢緞鋪子,有側重走平民路線,專賣麻布粗布的,有走高端路線,一水兒蜀錦、絲綢的。

像陶家兩邊生意都做,卻種類比不得人家新店多的老店,受到了衝擊最大,客流量明顯減少,眼看著帳上每日流水持續走低,鄧燁愁得連覺都睡不著,總覺得辜負了嶽家的信任。

他全身心撲在生意上,想了很多方法,收效甚微,一個季度的利潤竟然破天荒地不夠府裡開銷,出了赤字。

雖然嶽父將生意全權交給他後,並沒有查過賬,但他心裡十分難受,也不敢聲張,拚命尋求自救的方式。

如此絕境之下,居然讓他尋到了救命稻草,雖然現下想想,天上掉下的來根本不是餡餅,可當時,他已經被巨大的利益衝昏了頭腦,根本沒有理性思考!

外族犯邊,皇帝陛下要用兵了!

這一消息其實對濟南府的普通百姓生活影響不算大,如若戰事吃緊,可能他們會多出幾個銅板的賦稅,不過除此之外,一切照舊。

聖上明旨已經發了,先期十萬大軍從全國各地衛所征召,不用民間服役。如此愛民如子的皇帝,怎能不叫人擁護。

時不時能聽到點消息,又哪個魚米之鄉調了糧,哪個絲綢之鄉征了布,運河之上,一大片一大片的船隻運送物資進京,綿延幾裡,也算一奇景。

等到有人聲稱為大軍采購的找上門,鄧燁也不疑有它,隻驚訝於為何對方會選他家這樣的小店,一看就不可能會出太多量。一沒庫存,二沒經濟實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