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2)

胡善圍 暮蘭舟 9480 字 9個月前

洪武帝猶如一個專營盒飯的“死了麼”飯館的大廚,批量生產盒飯,準時準點的送給客戶,風雨無阻,承包了客戶整個家族的盒飯。

可以說大明開國至今,幾乎所有成名的的老將都死在藍玉案裡,洪武帝為了鞏固皇太孫朱允炆的儲位、防止功高震主、以及對鎮守各地的藩王們敲山震虎,下狠心殺了無數當年追隨他南鎮北戰的將領。

這其中隻有三位老將幸免遇難,而且都和沐春以及胡善圍有關係。

第一個就是胡善圍的老上司端敬貴妃郭氏的郭家了,大哥郭興幸虧在藍玉案爆發前死了,二哥武定侯郭英(就是一箭射穿漢王陳友諒眼睛的那個神箭手)的長子郭鎮是駙馬,小女兒是郢王妃,論理應該是被清洗的第一人。

但是洪武帝不知是對郭家的信任,還是因魯荒王和端敬貴妃之死而心懷愧疚,在有人誣告郭英是“藍玉黨”時,洪武帝讓郭英經過了公平的審判,判定無罪,放過了郭家。

第二個還是胡善圍的老上司端敬貴妃郭氏……的親家、魯荒王的嶽父大人、信國公湯和。

是的,大明開國十大功臣,隻有他還活著,並且在藍玉案爆發之前感覺到了風雨欲來,辭官回到鳳陽鄉下養老去了。

但僅僅辭官讓出兵權還是不夠的,湯和這個老狐狸在回鳳陽之前,把家產分了分,將自己一百多個小妾打發出門!個個都給足的銀錢,願意改嫁的改嫁,願意獨身的獨身,放小妾們自由。

回鳳陽之後,湯和立馬就“病了”,據說是中風,口不能言,神情呆滯,洪武帝剛開始還不信,召見湯和,湯和是被人抬進宮的,無論洪武帝說些什麼,他都啊啊像個啞巴似的“對答”,除此以外,就是不停的流淚磕頭。

看到一代名將“病”到這個地步,連大小便都不會自理,造反起兵就更不可能了,鐵石心腸的洪武帝不禁心軟了,放過了湯和,和湯和全家。

前朝腥風血雨,多少人家一死死一戶口本,後宮有崔淑妃和胡善圍胡尚宮兩個鐵腕人物坐鎮,簡直不動如山,水波不興。

掌管尚儀局的沈瓊蓮和胡善圍談到此時,不免為魯荒王感歎:“這個無用的好人真是無福啊,無論是舅舅郭家還是嶽父湯家都從風暴中全身而退,魯荒王若不去搗鼓煉丹修仙,他現在可能是大明最有福氣的親王了,簡直躺著就能贏。”

然而早已看透一切的胡善圍不以為然,說道:“你搞錯了因果關係,是因為魯荒王煉丹修仙早早的把自己給吃死了,所以郭家和湯家才得以幸存。”

“否則,端敬貴妃一旦封後,魯荒王是唯一嫡子,以前懿文太子正值壯年,倒還過得去。現在皇太孫連媳婦都沒娶,麵對魯荒王這個唯一的嫡皇叔,皇上不會殺了自己親兒子,但是會把郭家和湯家連根拔起,砍斷魯荒王的‘手腳’,以絕後患。郭家和湯家要感謝魯荒王死的早啊,否則死得就是他們。”

胡善圍的見解一針見血,沈瓊蓮想了想,甚是拜服,雙目露出厭世之色,“有時候想想,活著挺沒意思的,早晚都是要死,早點死還能好些,你看開國第一功臣中山王徐達,和孝慈皇後一年去世的,都歎他死的早,可是正因他死的早,魏國公府出了三個親王妃,大女兒還是皇上最忌憚的燕王的王妃,第二代魏國公徐輝祖手握重兵,徐家依然好好的,一點事沒有,可見這人要是運氣好,死都死的恰到好處。”

沈瓊蓮的見解另辟蹊徑,觀點特立獨行,但絲絲入扣,邏輯嚴明,胡善圍也很佩服沈瓊蓮,兩人互相吹捧,“可不是,活得長不如死的巧。”

兩人相視苦笑,沈瓊蓮說道:“我明日要告個假,出宮一趟。”

胡善圍一副了然於心的樣子,“知道,你快去快回,給沈家人收了屍就趕緊回宮,免得被人詬病。”

這個沈家人是沈瓊蓮還沒有出五服的親戚,都是元朝首富沈萬山的後人,是沈家十幾個分支最有錢,最有權勢的一支。

任何一個朝代,想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須在官場上找靠山,這一支沈氏族人找到了風頭最盛的涼國公藍玉——沈家人以前高薪聘請一個叫做王行的進士當家庭教師,後來王行進了涼國公府當家庭教師,從中牽線搭橋。

沈家有錢,藍家有權,一拍即和,涼國公藍玉倒台,真的“涼涼”了,所有和藍家有關的家族都一同拖入了無間地獄,沈家是大商戶,簡直是塊大肥肉,一同卷進去的還有另外幾個沈家分支,唯有沈瓊蓮因為在後宮當女官,深得洪武帝和崔淑妃的信任,才破例赦免,沒有一殺到底。

沈瓊蓮明日出宮,是為了給卷入藍玉案而被誅殺的沈家族人收屍,畢竟是五服之內的親戚,總不能讓他們淪落亂葬崗。

守著金山不如上頭有人,古往今來都是這個道理。

沈家人從未想到,全家的性命居然是隻會讀書的女兒救的,要不是看在沈瓊蓮的麵子上,洪武帝怎麼可能放過區區一個商戶。

幸免遇難的三大家族中,前麵兩個都和魯荒王有關,而最後一個,和沐春有關。

開國大將長興侯耿炳文,女兒耿氏是詔靖王沐英的繼室,沐英死後,耿氏冊封為黔國公太夫人,是超品誥命夫人,沐春得叫耿炳文一聲外公。

可能是看在死去的乾兒子沐英的份上,洪武帝不僅沒有動耿炳文,而且把耿炳文的三個兒子都封了高官。

更重要的是,洪武帝就把朱標的長女江都郡主——也就是皇太孫朱允炆的親姐姐嫁給了耿炳文的嫡長子耿璿。

長信侯府因耿璿娶了江都郡主,在京城勳貴之家紛紛支離破碎時,耿家一枝獨秀,和皇太孫朱允炆結了親,一躍成為京城最大的豪門,一時風光無限。

偌大京城名利場,你方唱罷我登場。

洪武帝殺了幾乎所有德高望重的老將,隻留下一個絕對效忠皇太孫朱允炆的耿炳文,等於拔掉了權杖上所有的刺,以保證將來皇權交替時的安全。

再加上洪武帝把所有藩王府的世子們扣在京城讀書教養(當人質),等於加了雙重保險,到時候皇太孫必定能順利登基。

兩年半後,洪武帝二十八年春,該殺的人都殺完了,大清洗到了尾聲,京城恢複了平靜,彌漫在上空的血腥味終於消失。

沐春二十七個月孝期快到了,即將除服,胡善圍也完成了任務——在大清洗中配合崔淑妃維持後宮穩定。

有了上次的教訓,胡善圍不敢耽誤一天,琢磨著時機已經成熟了,便立刻向洪武帝請辭。

洪武帝說道:“朕金口玉言,不會食言,朕交給你最後一樁事情,辦好之後,你就可以出宮了。”

胡善圍大喜,問:“何事?”

洪武帝指著皇宮大本堂方向,那裡是皇子皇孫,還有諸多藩王世子們讀書的地方:

“朕的孫輩都到了成婚的年齡,尤其是皇太孫,朕需要為他選一個皇太孫妃當賢內助——最好是像孝慈皇後那樣的,將來母儀天下。這宮裡還有誰比胡尚宮更了解孝慈皇後呢?所以,朕把選秀的事情交給你,選出皇太孫妃,還有各個藩國的世子妃。”

胡善圍心想,這個不難,反正就是考試嘛,先看容貌體態篩選,再來一場大考,就像科舉似的,成績最好的狀元就是皇太孫妃,其餘探花,榜眼,就按照藩王世子們的年齡進行分配,絕對公平公正。

胡善圍說道:“微臣尊旨。”

洪武帝卻擺擺手,“這一次選秀和以往不同,以前皇室聯姻,隻看門第出身,現在規則變了,朕不想隻從勳貴大臣裡選妃——”

胡善圍暗自腹誹:那是因為勳貴大臣幾乎被您殺光了好吧!想選也選不出幾個來。

洪武帝說道:“這一次選秀,朕要選秀民間,聯姻畎畝,從平民百姓中的選擇賢惠的女子嫁入皇室,去民間采選秀女,隻要出身良家,就有機會成為世子嬪妃,不必像以前那樣,都出身公侯家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