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無間道(1 / 2)

胡善圍 暮蘭舟 8350 字 9個月前

經曆兩回波折, 太陽扒開烏雲, 一縷金光撒在燕王的盔甲上, 仿佛鍍了一層金光。燕王長得像父親, 都是大頭圓臉相貌端正之人, 加上常年殺伐決斷, 在燕地不是帝王、更勝帝王的威信, 頭頂著這道光環,看起來還真有些真龍天子的氣象。

“靖難!必勝!”

戰士們又喊起了口號, “奉天靖難”誓師大會圓滿成功。

燕王靖難的消息傳到郊區通州,通州軍民沒有做任何的抵抗,皆自動歸降燕王。

次日, 七月初八,靖難軍攻破薊州。遵化和密雲主動投降, 歸附燕王。

七月十一, 靖難軍攻破居庸關。

七月十六,靖難軍攻破懷來。

七月十八,永平府歸附燕王。

七月二十四,燕王府靖難軍逼近穀王朱橞的藩地宣府。

穀王朱穗的生母是洪武朝最最倒黴的郭惠妃, 他外公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孝慈皇後的養父,高祖皇帝當年隻是郭子興賬下的儀仗兵, 人生第一桶金是殺了郭子興的親兒子、強娶了郭子興的女兒為妾, 以女婿的身份繼承了其政治遺產而走向人生巔峰的。

這第一桶來的並不光彩, 高祖皇帝一直防著小妾郭氏, 雖有生兒育女之功,也一直居於惠妃之位,從來不讓她協理後宮。

郭惠妃一輩子老老實實給老朱家生孩子,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公主,其中一個公主還下嫁給了端敬貴妃郭氏的娘家武定侯府,本來以為老實本分,到老能安享晚年的,可是高祖皇帝終究沒有放過她,在臨終時要郭惠妃跟著殉葬了……

當時高祖皇帝為了防止藩王們對皇太孫造成威脅,還特地下旨命藩王不要回京奔喪,守在各自藩地舉哀即可。

穀王是郭惠妃最小的兒子,曉得自己出身尷尬,因而從小懂事,習文練武,不敢惹事,就藩之後,雖沒有燕王那樣翻天覆地的成就,但宣府是大明九邊重地,他組織翻修長城,帶兵守護邊關,自打他就藩以來,宣府就太平了,穀王是立下大功的。

穀王覺得自己老老實實鎮守邊關,待父親駕崩,他或許能夠憑借功勞,把膽戰心驚一輩子的老母親郭惠妃接到宣府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然而,他卻接到了母親殉葬的噩耗。

爹死娘殉葬,這種人倫慘劇擱在普通人身上恐怕會當場崩潰,幸好穀王是堅強的,無奈接受這個殘忍的事實。

然而,接受並不表示服氣。穀王沒有燕王的大誌向,如果要削藩,他放棄兵權,去當個閒散王爺也未嘗不可。但是他也曉得母妃為啥老實了一輩子還要去殉葬,不就是為了鞏固新君的地位,讓出了個清淨的後宮,讓新君沒有任何掣肘麼?

說到底,還是為了給新君鋪路。

現在燕王打到門口了,穀王手下有幾萬精銳府兵,且是常年鎮守邊關戍邊的那種,地方軍首領們集結到了穀王府,等穀王一聲令下,立刻阻截燕王“叛軍”。

以目前的實力,宣府是足可以與燕軍一戰的,阻擊燕王挺進中原,但是穀王因多年積怨,有他自己的打算:南京的那個小皇帝,憑什麼要我用拚了全部的家底甚至生命去阻截四哥的軍隊?

咱們很熟嗎?小皇帝不是要削藩,逼死了湘王全家,還把五個兄弟們削成庶人,關在鳳陽當階下囚嗎?

為了保這個小皇帝,我娘苦了一輩子還要殉葬,一天福都享不著。

這個侄兒上了台,還整天把刀對準了皇室,無論皇叔還是姑姑輩的公主,簡直無差彆的攻擊,這誰受得了啊?

說不定四哥上台,我的日子還能好過一些。

所以,穀王朱穗乾脆撂挑子走人,帶著府兵和王府妻小往京城方向而去,燕軍不費吹灰之力,白白得了軍事重地宣府……

七月二十七,道衍禪師用反間計使得鬆亭關守軍們內訌,殺守將投降。

到了八月,燕軍逼近大明鎮守九邊的遼王朱植的地盤。

遼王朱植是高麗貢女韓妃所生,韓妃死的早,因而避免的殉葬的命運。遼王和燕王平時並不親近,建文帝削藩,把燕王的親弟弟周王朱橚先拿出來開島,殺雞儆猴,皇室公主藩王們多有上書為醫癡周王求情,但是遼王選擇明哲保身,沒有上書朝廷說情。

鎮守大明九邊的九大藩王因常年和北元對抗,保護大明邊關,所以這九大藩王個個驍勇善戰,藩王府府兵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遼王的實力和穀王不相上下,他十分鄙視穀王“懦弱無能”、居然都沒有抵抗,就丟盔棄甲跑到京城,簡直有辱大明九邊九大藩王的威名。

所以燕王起兵謀反,遼王秣馬厲兵,著實好好準備和燕王打一場,一來是保護自己的藩地,二來可以向小皇帝表忠心,將來即使被削,也能溫柔一點的削。

遼王打著如意算盤,夜不解甲,枕戈以待,等待和四哥打一場硬仗。

與此同時,千裡以外的京城。

大明皇宮,坤寧宮。

胡善圍引領著郢王妃去見馬皇後。

郢王妃郭氏、武定侯郭英嫡長女、端敬貴妃的親侄女。以前郭家何等顯赫,是高祖皇帝大清洗之後僅剩下的五大老牌勳貴家族之一,隻是建文帝因郭二姑娘當了燕王世子的側妃,因而不喜郭家,不重用郭家子弟,連給太子選伴讀,京城五大勳貴有四大皆有孫輩入選,唯有郭家落空,眼瞅著要沒落了。

馬皇後夫唱婦隨,丈夫故意冷著郭家,她對郢王妃郭氏這個皇嬸也不好太親熱了,禮貌中的帶著疏離。

郢王妃先行了君臣大禮,之後馬皇後回了半禮,算是行家禮。

郢王妃郭氏說道:“今日拜見皇後,實乃因為軍機大事,但是皇上日理萬機,無暇接見,隻得托了胡尚宮來見皇後。”

馬皇後蹙眉,“後宮不得乾政,王妃豈能不知?”

胡善圍將一封拆開的信件遞給馬皇後,“軍情緊急,微臣看過之後,覺得極有價值,遂帶著郢王妃見皇後。”

馬皇後不信郢王妃,但是相信胡善圍的判斷能力,於是打開信件一瞧,頓時臉色大變,拿著信件去乾清宮找建文帝。

這封信是燕王世子的側妃郭二姑娘寫給大姐郢王妃的,基本都是聊家常,其中有一段說遼王叔是個外冷心熱的人,雖沒給廢為庶人的周王求情,但是當燕王世子帶著家人回到燕地時途經遼王藩地,遼王叔設宴款待,噓寒問暖,還派兵護送。

郭二姑娘在信中還感歎,雖說她是燕王妃側妃,但一直生活在京城,從未見過北平燕王府是什麼樣,還以為九大藩王是各自為陣,互不影響,現在看來,傳聞都是假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皇叔們的真實關係其實都還不錯。

建文帝看了,神色也是為之一變,這些皇叔們真是奸詐啊,有人□□臉,有人唱白臉,差點又被騙了,這個遼王那裡是上書的那樣拚儘全力阻截燕軍,分明是想帶著軍隊投奔燕軍,同流合汙啊!

幸虧世子側妃郭氏無意間吐露了天機,郢王妃深明大義,把家書送到皇宮。建文帝連忙下了一道聖旨,快馬加鞭送到遼王朱植就藩的廣寧。

廣寧,遼王正召開陣前動員會,遼軍的戰意被煽動起來了,正欲與打著靖難的名義謀反的燕軍決一死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