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法三章(1 / 2)

胡善圍 暮蘭舟 9271 字 9個月前

孝陵是加油站、是充電寶、是胡善圍底氣和智慧的士力架。

胡善圍先是帶著阿雷去了享殿,給高祖皇帝和孝慈皇後的神位上香,還挽起衣袖,親自打掃供桌和神位上薄薄的塵土、更換鮮花和鮮果。

“姐姐在這裡擦洗過一年,為孝慈皇後守孝,沒踏出孝陵一步。”胡善圍環顧四周,感歎道:“如今二十年過去,這裡好像都沒有什麼變化,物是人非,人也老了。”

還帶了個不省心的女兒、一個見不得人的相公,唉。

阿雷用雞毛撣子拂去灰塵,“姐姐那裡老,明明很年輕很漂亮啊。再說享殿也有明顯變化的——”

阿雷用雞毛撣子指著高祖皇帝的神位,“這不多了個木牌嗎。”

也對,胡善圍當年當守陵人的時候,高祖皇帝還健在。

胡善圍板著臉說道:“京城和昆明不一樣,在這裡說話不能這麼隨便。”

”我曉得,我曉得。”阿雷求饒似的迭聲道,“求姐姐不要再說了,一路上都叮囑了無數遍。這裡隻有我和姐姐,我才這麼說的。我不是隨便的人,我雖是昆明鄉下來的丫頭,但識得幾個字,在周王府讀過幾本書,曉得皇室的規矩。我在姐姐麵前戴什麼麵具啊,憋都憋死了。”

看著阿雷涉世未深的樣子,胡善圍曉得自己太心急了,有些東西不是靠著說教就能懂的,得日後要她自己體會,方能明白。

灑掃完享殿,稍歇息片刻,胡善圍又去了孝陵附近的嬪妃墓地,去給成穆貴妃孫氏、端敬貴妃郭氏等人一一上香。

給後妃墓上香時,胡善圍留了個心眼,發現以前碩妃的神位不知所蹤,永樂帝登基之後,把包括自己在內的懿文太子等頭五個皇子改為皆是孝慈皇後所生。連神位都不見了,看來關於碩妃的任何蛛絲馬跡都已經清理乾淨。

此時快到端午節了,天氣炎熱,孝陵和後妃墓走完,胡善圍和阿雷皆輕衫濕透,兩人去偏殿沐浴更衣,阿雷非要和胡善圍在一個浴桶裡泡著。

胡善圍給阿雷搓著背,阿雷舒服極了,發出小豬似的哼哼聲,“姐姐,我現在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嗎?”

胡善圍噗呲一笑,“說吧,免得憋壞了。”

這一刻胡善圍覺得很幸福,四年前剛剛回家時,阿雷拒絕讓她洗澡和□□,如今不一樣了,阿雷即是妹妹,也是女兒,兩人相處起來,比一般母女更和睦親近一些,主要是胡善圍很少擺出長者的權威。

阿雷揉著酸疼的小腿,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為什麼我們一來京城就要到處燒香掃墓?姐姐你清醒一點,清明節已過了三個月。”

胡善圍掰著阿雷的肩膀,讓她看著自己,認真的說道:“忠和孝,永遠都占據道德的製高點,也最容易做出來。一個人有沒有本事,需要長時間的考驗,才能得到彆人的認同,何況眾口難調,有時候你做的再好,也會被許多人挑出毛病來。”

“但是忠孝很容易形式化,你隻需受一些皮肉之苦,做出樣子來,就能獲得認同。所以忠孝是最好用的工具,用忠孝為自己造勢。同樣的,用忠孝為武器去控製他人、打壓對手,也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阿雷懵懵懂懂,“所以姐姐今日上了一天的香,膝蓋都跪疼了,是為了造勢?”

胡善圍說道:“一半為造勢,一半是為了悼念這些過去給予我幫助的人,沒有她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阿雷哦了一聲,似懂非懂。胡善圍一把捏住她粉嫩的下巴,“怎麼牙花子有點腫?”

阿雷用舌尖抵著糯米似的小門牙,“要換牙了,有些上火,這顆牙已經鬆了。”

小門牙在牙床裡搖擺,岌岌可危,新牙萌出,即將把舊牙頂出來。

胡善圍說道:“你怎麼不告訴我,我好吩咐他們給你準備些清淡軟爛的食物。”

阿雷連連搖頭,“我就不想吃這些老太太才喜歡的東西,才故意瞞著姐姐的。我不喜歡清淡,我就要吃肉、吃炸的香脆的麻花兒、吃烤架上滋滋冒油的羊肉串……”

伴隨著阿雷“報菜名”的bgm中,胡善圍給她洗完澡,心道真是沐春親生的,一模一樣“骨骼清奇非俗流”。

直到胡善圍把浴桶裡的阿雷撈出來,披上浴衣,阿雷才結束了“報菜名”。

兩人歇在胡善圍當年的守陵人小屋裡,阿雷聽姐姐講過去的事情,當催眠曲很快睡著了。

次日清晨,乘著天氣涼爽,胡善圍帶著阿雷去看孝陵的鹿群。

看見一頭頭小鹿從鬆林立竄出來,地麵都開始震動的場麵時,胡善圍的血管像是注滿了汽油,忽地一下就點燃了,熱血沸騰,霎時回到年輕時野心勃勃,一心往上爬、發誓找出刺殺孝慈皇後的真凶的時光。

闊彆四年,這些鹿還認得胡善圍,圍著她身邊,伸長了脖子要吃的。阿雷雙目興奮的快溢出來了,“姐姐,我來喂!”

胡善圍把一筐豆餅遞給她,“不要拿在手裡,騎在馬上,邊跑邊扔,讓這些鹿跑起來,一個個都被寵壞了,吃的好肥。”

小孩子精力旺盛,正是好動的時候,阿雷拍馬就跑,引得群鹿終追不舍要吃的。胡善圍坐在樹蔭下,看著阿雷遛狗似的喂鹿,想著三保太監請她出山時的密談。

三保太監接她回京時,擔心她抗旨,說明了原由,全是國家機密:

“……徐皇後病危,皇上不會立新後,後宮的嬪妃出身複雜,交給誰打理都不放心。皇上請胡尚宮出山,坐鎮後宮,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皇上要遷都北平——”

當時胡善圍沒把遷都當一回事,大明皇宮,尤其是後宮部分地陷的厲害,坑坑窪窪,終年都要修補,有些不成體統,但從洪武朝開始,到建文朝,幾乎每年都嚷嚷著要遷都,最後都沒遷成,新三

年,舊三年,縫縫補補三十幾年,湊著住吧。

狼來了的次數太多,也就沒人相信了。

三保太監說道:“……這第三,是皇上等著安南之征結束,國家休養生息完畢,便要親征蒙古,以攻為守。以後皇上出去打仗,天子守國門。東宮太子負責監國,皇上大部分時間都在北平舊日潛邸,新都城就在北平,要重建大明皇宮。由於皇上和太子一北一南雙重統治,皇上更需要信得過的人鎮守後宮,不要出亂子。”

聽到第三個原因,胡善圍神色漸漸凝重:永樂帝是要來真的了。

永樂帝還是燕王的時候,一直帶兵鎮守邊關,沒有比皇帝更明白國防的重要性。遷都北平,從此天子守國門,對國防是有利的。

三保太監察言觀色,拍馬屁於無形之中,“皇上親征,長駐北平,東宮太子監國,以後後宮既無皇後,也無皇上。胡尚宮要總攬全局,配合東宮,也要監督東宮,皇上縱觀後宮,唯有胡尚宮一人能夠抗住這項重任。特命咱家來請胡尚宮回宮。”

胡善圍是清醒的,“三保太監深得皇上信任,賜名鄭和,為何不是三保太監管理宮廷?”

三保太監伸出四根手指,“這就是第四個秘密了,實話不瞞胡尚宮,咱家要造船下西洋,後宮之事,咱家沒有那個能力,也管不了。”

啥?下西洋!胡善圍腦子裡嗡的一聲,猶如野蜂飛舞:怎麼回事?難道我當年在坤寧宮偷梁換柱、以三具死屍代替馬皇後和兩個小皇子、要他們乘坐沈家的大海船、從此遠走高飛的事情暴露了?

這事若捅出來,往嚴重裡講,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啊!

胡善圍保持著麵上的平靜,問道:“三保太監下西洋……去做什麼?”

三保太監臉上也瞧不出情緒波動,說道:“皇上登基五年,在國內立足已穩,但是當年建文帝封儲君皇太孫、還有登基繼位時,萬國來朝,各海外使節親眼見證。”

“現在皇上繼位,許多小國對大明的認知還停留在建文朝,不知有永樂,所以咱家要下西洋弘揚大明國威,讓他們曉得新天子已經繼位,建文已死的消息,要他們向大明派遣使節、遞交國書、進獻貢品,臣服在新天子腳下,確定永樂正統之地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