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又一次討論完“折柳送彆詩”的幾種體裁,如何寫更有意境後,林清突然話鋒一轉道:“賈兄,鍛煉後身體疲憊切不可馬上就休息,需要適當走動,晚間可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可解疲乏。”
賈嶽忍不住心下感動,這林清除了學習起來太過拚命,心細如發、關愛同窗這些優點可是一樣不少啊!
可是還沒感動完,下一句話又讓賈嶽僵立當場:“明日我再來找賈兄,就先告辭了!”
喂,真的不要啊!明天咱休息好不好?!賈嶽簡直無語問蒼天!
林清以學習的狂熱之態,席卷了整個丙班,練字、作詩、破題、寫文章、讀書讀史是他每日的必修課,沒有一個學生可以和林清一樣將自己的所有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甚至就是在鍛煉的時候都在默誦文章!
就是因為這樣的態度,丙班的學子學習熱情莫名地高漲了起來,就連一向把自己和林清劃分開的李守澤,都忍不住多看了幾頁書,更彆提彆人了。
林清就好像開竅了一般,在作詩做文章上的進步突飛猛進,就連莊夫子都不敢相信,不到兩月,林清的文章風骨已經判若兩人!從前最多隻能算中規中矩,唯一難得的就是一些破題思路,但是因為筆力受限,即時有好的破題想法,也延展不出來。但是現在破題不落入俗套,文風溫和中帶著犀利,竟然是隱隱有一種自成一派的感覺!
莊夫子是科考的優勝者,自己也走過這麼一條路,自然知道這自成一派風骨是怎樣的一種成就!科舉最重視的就是八股文的寫作,眾文人一開始寫八股文都是模仿,模仿程文範文,模仿大家,模仿先賢等等。更有投機者,若是知道主考官喜歡質樸那就寫質樸文風,若是喜歡文采斐然的,就寫花團錦簇的文風,說好聽點是多變,說難聽點就是沒有自己的辨識度。
但是若有人可以有自己的風骨,能自成一派,那麼就算這篇文章不署名,若是之前讀過他文章的人,也能知道作者是誰!然而這樣的人,都是大才,無一不是在文壇中有一席之地者,修煉幾十年方能得道,這林清不過十幾歲少年,已然能摸到這個門檻,天分之高,讓人驚歎!
莊夫子不過剛剛到不惑的年紀,遠離朝堂後,心中難免有時候還是會感覺到幾分不得意,有幾年更是對科舉之道有些厭惡。若不是書院山長和他是故交,讓他過來教書,可能他還在太原老家窩著,做一個閒散庸人。
這林清年紀雖小,但是文章中的所思所想,有些地方竟隱隱和他有些契合,有時候請教他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讓他也有所感,忍不住對林清就更上心了幾分。
有人說,不怕彆人比你聰明,就怕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第二個月的小考中,林清以丙班第一的成績,強勢地把李守澤壓到了第三位,進步之快卻無一人有置喙——所有人心裡都覺得,這林清要是考不了第一,才是怪事好不好!
而就當林清在書山學海中披荊斬棘的時候,林東陽這邊卻是屢屢碰壁!
林東陽又一次舔著臉站在“木易居”的大師傅家門前,提著兩包糕點,敲響了門。
“木易居”是整個蘇州府最大的木雕鋪子,沈師傅是這家鋪子首屈一指的大師傅,也是在整個蘇州府都排的上號的木雕大師。
自從林東陽觀賞過沈師傅的木雕作品後,就再也挪不動步子,幾番打聽知道了沈大師的住址,這已經是他第四次上門拜訪了,但是每次都是吃閉門羹。
這次也是那個小童開了門,見又是林東陽,直接奶聲奶氣地來了一句:“爺爺不收徒弟!”然後“砰”地一聲,木門再次緊閉!
“不行!我得想個辦法才是!否則光看到寶山了,挖不了寶,可讓人跳腳!”林東陽臉皮也厚,吃了閉門羹麵不改色,拿出那包糕點自己邊走邊吃。
還得找小弟討個主意!讀書人腦子活,就不信挖不動沈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