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在翰林院的工作按部就班, 波瀾不驚。
而林三牛這邊因為租鋪麵的事情,天天和墨竹兩個人滿京城的溜達,按照林清的標準找鋪麵, 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各種比較、算賬、討價還價。如果看中了哪裡,等林清下值後就拉著過去看看,一直找了一個多月, 才看中了一處鋪麵。
那個鋪麵有一百多個平方的麵積,位於前門大街一處比較繁華的街口,左邊是賣玉石金器的, 右邊是做書畫生意的,周圍居住的人也都是有點身家的, 比較符合林清所要出售產品的定位。林清晚上的時候給他們畫了展架,設計了裝修的圖稿,一並交給墨竹, 讓他和林三牛一起去找能乾的工匠進行裝修。
林三牛知道林清裝修的預算要六七百兩的時候,驚的不行, 但是還是被林清說服了下來,隻能每日裡跟著墨竹一起跑,生怕被人昧了銀子。裝修需要用的材料、擺設他都一一去坊間調查價格、了解成本, 還讓墨竹教他一些常用字, 和人簽了契約後都要確定自己上麵的字自己都理解了, 才能簽約。有時候林三牛忙不過來, 張氏也會跟著一起去幫忙, 隻不過張氏更多的心思還是花在了林清的衣食住行上,夫妻兩個倒是忙忙碌碌,再也不說在京城沒事乾了。
林清看著林三牛從一開始做事畏畏縮縮,什麼都要拿到他這邊找他拿主意,到現在也能和人談價格、簽契約,兩個月下來,比剛剛入京的時候,要大方鎮定不少。之前林清給張氏和林三牛備了不少成衣,兩人都壓在箱子底下舍不得穿,日常都穿著以前的舊衣服。可是現在出門,林三牛都自覺得穿起了新衣服,還有一天特感慨的說了一句:“這出門辦事啊,還得穿的體麵點,否則彆人都看不起你!”倒是把京城裡有些人的“先敬羅衫後敬人”的脾性整的明白。
林三牛如今四十歲還不到,正是一個男人年富力強的時候,林清也覺著與其在家裡閒著,倒不如在外麵做點事情,增長點見識,也是好的。而且由墨竹跟著,他也放心。墨竹這人腦子活絡、做事也有章法,之前跟著富商家的少爺也做過生意,倒不至於讓林三牛被人哄了去。
這日,林清和林三牛講了一會兒生意經,看了一下時辰差不多了,便和家裡人道彆,往大明門走去。
林清出門一向早,如今已經入秋了,天色也亮的晚,林清出門的時候東方也就剛剛露出魚肚白。張氏不放心,每次都讓墨竹跟著林清,送到了翰林院才折返回來。
有些官員家中條件比較好的,都是坐馬車或者轎子的,尤其是這個時間點,往大明門辦差的官員特彆多,有時候大家湊到一起了,還會引起阻塞。林清倒是覺得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遠,每天走過來不過花費半個時辰,正好當做鍛煉身體,況且家裡頭也沒有地方養馬,自己又是一個低階小官,也根本不需要擺這個譜。所以每日裡都是步行到翰林院。
隻是這天氣越發地冷了,有時候又會刮風下雨,沒有個馬車總是有些不方便的。所以墨竹跟著林清後麵還是念叨了起來:“少爺,您說我們是不是該買輛馬車?聽京裡人說,這過了十月天氣就一天比一天冷,入冬了還經常會下雪,到時候也天天走過去當值,會不會太冷了?”
墨竹看到那些翰林官,好幾個品階比他家少爺還低的,都日日坐馬車過去,有時候他都感受到了其他人家的小廝若有若無的嘲諷目光。他倒是沒什麼,可他家少爺是堂堂的狀元郎,哪裡能受這種委屈?墨竹知道家裡也不是真沒銀子買馬車,不明白為什麼林清不舍得花這個銀子。
在墨竹心裡,林清這個主人還是非常有分量的,十六歲的狀元郎,大明狀元第一人!他也讀過些書,知道這有多難。林清平日裡有空也會繼續教導他讀書算賬,林家一家人都對他十分寬和,從沒短了他吃穿,墨竹對林清是心懷感激又欽佩不已,所以事事處處都以林清為先。
林清點頭“嗯”了一聲:“你這兩天可以尋摸起來,等入冬了,爹娘他們出門到鋪子裡去,也確實得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林清自己倒是無所謂,整天裡坐在翰林院裡的骨頭都坐僵硬了,每天有點鍛煉時間不錯,旁人的冷眼他隻當看不到就罷了。
一路上叮囑了墨竹一些家裡和鋪子裡的事情,林清很快就到了翰林院門口。隻是今日剛剛踏入翰林院,就感覺到了和平時不一樣的氣氛。
林清到翰林院的時辰一般是卯時,每次到的時候差不多是不早不晚,有一半人也已經到了翰林院,各自到各自的辦公之處開始辦公。翰林院人不多,平日裡除非是去調閱資料,也不會有人在外麵溜達,可是今日卻看到侍讀學士陳忠義形色匆匆地走到了他們的修史房,林清算是緊隨其後。
陳忠義看都沒看林清一眼,直接對著裡麵到了一半的翰林官道:“今日王國師需要開壇做法,張侍講抱病在家修養,陛下的青詞無人撰寫,你們這裡每人寫一份青詞,一個時辰後必須交到我這邊來。”說完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半刻沒有停留。林清看了一眼這陳忠義,隻見眼瞼下麵都是烏眼青,嘴唇也是乾裂,膚色蠟黃,顯然是昨天一夜都沒休息好的樣子。
陳忠義一出去,修史房裡的人都紛紛討論起來,徐申言此人最愛打聽同事間的私人瑣事,翰林院裡一有風吹草動,他就什麼都知道。很多人都下意識地朝他圍了過來,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