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季恒之後, 古華珠方知何為無法如願。試圖奚落季恒猴子屁股做不住無法如願,想看她摔個四腳朝天一嘴泥也無法如願。倒不是季恒天賦異稟,一試就靈, 而是她磨磨唧唧,手握柴刀, 左右四顧, 就是不念口訣, 不起飛劍。
季恒早就看穿她想看自己出醜趁機嘲笑的心思, 豈會讓她稱心如意。如若教她口訣的是葉吟,她想也不想直接嘗試, 可那是古華珠, 人不壞, 心眼卻是不少。
不過季恒尚未嘗試禦劍並非為此。
站在羊首山巔,麵朝空穀, 舉目四望, 遠處山勢起伏,鬱鬱蔥蔥,層林密布,她能明顯感覺到空氣中仍有靈氣湧入體內, 不如梵淨山充裕, 但遠比因明山豐沛。飛劍經過此地上方, 有幾個刹那,靈氣猛烈衝擊身體乃至全身經絡, 若非修煉萬法得一真經,經絡數度錘煉拓寬,非在此等刺激之下叫出聲不可,但古華珠卻沒有相同體驗。
季恒不動聲色, 老實問道:“古師姐,為何此地能感覺靈氣存在?進入宗門之前,我和姐姐住過的村子那感覺不到。”
古華珠道:“彼時你們尚未修行梵天決,如何能感覺到靈氣存在。據說凡人界靈氣稀薄,難以汲取利用,修行起來事倍功半。此地靈氣尚算充足,想來與萬物生門脫不開關係。”
不等季恒追問,她遙指遠處密林,“那裡應當是凡人界的黑山峽穀,我們這一頭在晉國,另一頭則是黑水國地界。峽穀處有一個通玄傳說之地,萬物生門。萬物生門連通凡人、通玄兩界,聽說還與異域相連。異象頻生,難以預測。”
聽到萬物生門,季恒便覺耳熟。又聽到黑水國,她忽然想起來,當初銀子來騙她去因明山殺妖獸,說的便是黑水國趁萬物生門異變之時,會將妖獸傳送到晉國,想來是傳送到通玄界。但是有些妖獸不識路,跑到與黑山峽穀相連的因明山,滋擾一方。宗門在那收徒便是這樣來的。
“黑水國也有宗門修士?”
“自然。黑水國境內最大的宗門叫天靈宗,頗為神秘。不止黑水國有,齊國亦有。齊境最大的宗門叫南平穀。晉國宗門成百上千,要說上宗也就是一觀一門四神宗。你應當聽過那句隱神不隱,至道為尊,我們牽機這些年來在蓮峰真人執掌下聲望大振,名聲直追明鏡宗。不過明鏡宗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又著有《明鏡錄》,地位超然一些。幾大上宗裡,距離齊晉邊界最近的應當是鳴沙劍宗。”
古華珠言下頗以牽機門為傲,對蓮峰真人極為推崇。季恒聽得糊裡糊塗,“通玄界的宗門修士與凡人界的國家有何關係,是一體的?若是他日發生戰爭,我們也會參戰麼?”
“對於修士而言,沒有什麼比大道更重要。修士極少參加國與國之間的爭鬥,王朝興替與修行無關。不過隱神宗是晉國皇室宗門,上下皆是達官貴人、王孫公主,倘若兩國相爭,有修士參與其中,隱神宗無法置身事外。”
說到此處,古華珠頓了一頓,朝季恒看去,嘴角勾起一抹譏誚,道:“你那位公主朋友不老老實實去隱神宗,偏要參加試煉來我們牽機門,說不定是打著獲得宗門支持,聯合通玄界宗門的主意。可惜掌門真人對朝廷無甚好感,她的算盤多數會落空。其實你仔細想想並不難理解。宗門是超越朝廷的存在,改朝換代對宗門毫無影響,修士本身也不屑於做那勞什子皇帝,比起追求大道的樂趣,凡間那點權欲與享樂又算得了甚麼。”
這是季恒第一次聽修士正經談及凡人,還真是事不關己的說法。尤其古華珠本就是宗門出生,與凡人界毫無感情,就好像凡人打架,受香火供奉,高高在上的神仙豈會輕易出手。修士看凡人,大概像是凡人看螻蟻。
季恒皺眉道:“可是兩國戰爭對凡人有影響,王朝興亡皆是百姓受苦。”
“凡人有輪回,輪回便是新的機會。說不得哪一世輪回之後具備靈根,能吸納靈氣,走上修行大道。對他們而言未必不是好事。”古華珠素來喜歡譏諷,此時倒是顯出一點難得的溫柔,“你現在會這樣想,還是因為修行時日尚短,仍是凡人思維。等往後在這條大道上走得更遠更高,站在至高處,未必會有同樣的想法。”
季恒想要反駁,卻隻是動動嘴,沒有出聲。姐姐常說,人是會變的。凡人季恒與煉氣季恒不變,並不意味著築基季恒不會變。就像她一開始勉勉強強抱著混日子學手藝的念頭入宗修行,這五年裡又何嘗混過幾天日子。
二人說話間,不遠處有一輛華麗飛車疾速駛來。
四匹靈力幻化而成的靈馬飛駕,栩栩如生,俊逸非凡,飛車無須禦者,由靈馬自行辨明方向,當空奔騰如雲飛卷,可謂威風八麵。車駕周身設有各種禁製,想來車主不欲驚動凡人,是以飛車整個在霧氣雲騰中包裹。
以季恒之目力看來確是雍容華貴,連古華珠亦覺驚羨。
華麗的乘輿飛向二人。尚在半空,季恒便感覺對方神識探來,一觸即回。觸碰不過須臾,直覺對方該是個性情溫和的修士。
梵殺之法最重神識,在違命殿修行時,明空仙師經常讓她放出神識查探體悟。方才瞬息功夫,季恒隱約察覺到一點對方的性情,不過念頭模糊不足為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時間出現在此地,不是相約在岩羊鎮的他宗弟子,便是跟失蹤女修有所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