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一百零一回 越是漂亮的人越會騙人 ……(1 / 2)

此去蓬山 壽頭 5340 字 10個月前

姐姐說的果然沒錯, 越是漂亮的人越會騙人,五官明豔至極, 骨子裡拒人於千裡之外的雲璣真人是騙人界的翹楚。一句話三個意思, 隻有銀子來資質不行怕是事實,其他全是假的。

雲璣真人哪有適合妖修靈獸的功法,素娘所練分明不適合銀子來。最後還是靠銀子來背會那套煉氣之法, 也即是當初在因明山銀子來讓季恒照著修行,結果發現和季清遙從話本裡看來的冥想之法如出一轍那套。妙就妙在進牽機門後發現此法比宗門心法《梵天決》更為實用。

說起功法,季恒不免又懷疑一把銀子來與季清遙有關, 否則何至於信手找來的心法都相去無多。若是按照雲璣真人所說,設下禁製使銀子來緩慢長大的是魔君, 難不成季清遙是魔君本尊?

此念乍起, 季恒就在心裡劃去此項可能。以她對季清遙的了解, 安排銀子來的事不像是她的行事風格。姐姐會更乾脆利落,斷無可能帶著戰寵窮奇四處尋找□□的公獸。姐姐也不會一邊給銀子來吃丹藥一邊讓她把口訣記下,隻會跟雲璣真人似的叫她記她就得記。

銀子來也是糊塗, 學會口訣至今不知幾百年歲月, 雖修為甚弱, 但日夜煉化靈氣溫養己身。在靈丹妙藥滋補下,曆經數百年溫養,銀子來內裡神魂與體魄已在慢慢恢複應有的康健。若非雲璣真人說破,她還以為自己從未修煉, 學會口訣不過是遇到季恒之前的事。

銀子來仍沉浸在原來自己年紀那麼大的不可思議中, 雲璣真人遞給季恒一隻樣式古樸,製作精美的皮項圈。“此乃龍皮項圈,先滴血認主,再行煉化。”

季恒依言而行, 運用靈力從指間凝出一滴血抹在項圈上,而後注入神識輕鬆煉化。

之後雲璣取出一隻封有禁製的精巧錦囊,對銀子來道:“內有一顆妙化無極丹,對先天不足逆天誕生的生靈有奇效,可穩固神魂,補養體魄。待將此丹藥力徹底煉化之後,你那先天不足之症必然無憂。”

言下之意便是隻要銀子來與季恒結成靈契,此丹就給她服用。莫說有滋補丹藥,就是沒有,雲璣發話讓她與季恒結靈契,她也毫無反抗之意。

“且慢。”季恒卻有異議,“非要結契不可?”

雲璣瞥她一眼,“怎麼,每月五、六塊中品靈石也不舍得?”

“師父說笑了,弟子隻是覺得……”

雲璣抬手阻止她繼續說下去,“你隻是不想見它受製於契約。你可有想過,如她這般靈獸,你不與她結契,早晚有彆人與她結契。還是你覺得你能一直保護她,讓她不落入他人之手?”

感覺到雲璣不快,季恒垂下頭,銀子來忙道:“季恒,與其讓彆人做我主人,我選你做我主人。”

雲璣冷哼道:“不知所謂,先前就說過靈契對她有好處,轉頭就忘了?似她這般天厭地棄,天地不容的產物,若沒有靈契作為媒介,天地如何讓她存活?”

“是弟子想茬了。”季恒端起雲璣手邊靈茶,雙手奉上道,“師父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彆跟我這個沒見識的小土鱉計較。”

季恒不喜結契,乃是因為曾在書簡內見過,靈獸與修士結契後,契約自訂立那刻起不死不休,而且倘若修士執意堅持,靈獸無法違背修士意願做事。雲璣的解釋,她聽得入耳,又知道這妙化無極丹極為珍貴,雲璣願意給銀子來服用毫無私心,全是為她提供助力。

宗門內的師徒之情,季恒素來隻有耳聞,不曾親見。她拜入雲璣門下不過數日,被雲璣教訓過幾次,沒想到雲璣仍願意為她著想。細想之下更覺感激,不禁握住雲璣的手臂道:“師父師父,是弟子糊塗,你罰我罷。罰我,給師父搓背。”

話音剛落,就被雲璣真人曲指彈在她的腦門上,起了個小包。

雲璣真人命銀子來與季恒所結靈契,是所有靈契裡級彆最高的一種。哪怕他日項圈為人破壞,契主先一步隕落,靈獸也無法再與人結契。

此契甚合銀子來心意,季恒生死不論,要她再奉旁人為主,她終是不願,當下連聲道好,按照雲璣吩咐將鮮血滴入龍皮項圈後戴上頸脖。項圈與狗脖子融為一體,而後消失不見,需得季恒或是銀子來靈力催動方能顯現。

契約一成,銀子來立時感覺不同,比之以往,身體內仿佛出現一種從未有過的堅毅的生命力。

將裝有妙化無極丹的錦囊擱在幾案上,雲璣交待銀子來道:“服用此丹後需閉關修行煉化藥力。以你目前的修為,煉化藥力耗時長久,沒個幾年怕是不成。我這洞府在宗門內最是清淨,幾年內應當不會有變化。”

銀子來把錦囊收進龍皮項圈內,打算過段時日再行服用。戴上項圈之後,方知此物奧妙,龍皮堅實可抵擋修士攻擊,項圈另有儲物之能,似妙化無極丹這等妙物,放入其中不過一念,想來也是件令通玄界修士趨之若鶩的好寶貝,心知雲璣是看季恒麵子。

至於雲璣所說喂銀子來靈石倒也不假,隻是不像季恒想得那樣需要付出許多,每月跟喂零食似的,喂個五、六塊中品靈石已是足夠。

自從得到霍齊儲物腰帶扣裡的十萬中品靈石,季恒漸有底氣,且她作為真傳弟子每月有十三塊中品靈石月奉,分給銀子來一些綽綽有餘。

回到洞室後,摸出幾塊中品靈石,季恒不禁想到從前。她的靈石全存在季清遙那,取用全問姐姐。拿靈石喂銀子來,姐姐說不定會取笑她鐵公雞拔毛。現如今自己當家作主,隨取隨用,不用問沒人笑,可滋味卻並不好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