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2 / 2)

“顧三哥,這次考試你有把握嗎?”顧子昂手裡拿著書,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坐也坐不安穩,站也站不住,隻能來回走動著。

“不管有沒有把握馬上就要考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力把自己會的寫出來。”顧瑾玉從容不迫的坐在板凳上磨著墨,麵容在跳躍的燭光下顯得分外鎮定。

顧子昂也明白這個道理,他也不想這麼緊張。可他跟顧瑾玉不一樣,若是這次考不中,他就沒有機會了。

顧子昂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前天晚上無意中聽到大哥大嫂的對話。

“萬一二弟這次還沒考中怎麼辦?讓他繼續讀下去嗎?再讀下去家裡很快就沒錢了,到時候我們兒子讀書怎麼辦?”大嫂的聲音裡帶了些不滿。

顧子昂聽了這句話,原本因為考試臨近而有些激動的心瞬間涼了半截,理智告訴他他應該儘快走,可腳下卻邁不動步子,他想聽大哥是怎麼說的。

“我過幾天和爹娘再商量商量。”

大哥為難的聲音傳到顧子昂耳中,顧子昂都不記得他那天晚上是怎麼回自己房間的。

他不怪大哥大嫂的選擇,畢竟他讀以來花的銀子確實是太多了,大嫂能忍到現在才有不滿已經很難得了。但顧子昂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傷心。

這也是顧子昂考試前這麼焦慮的原因。

“向夫子都說了憑你的學識,拿個童生是沒問題的,你也彆太緊張了,越緊張越容易出錯。”顧瑾玉看出了顧子昂的焦慮,不由得勸道。

不得不說,顧瑾玉這句話十分有效,向夫子在顧子昂心裡的地位很高,他的評價極大的安撫了焦慮的情緒。

“馬上就要出發了,顧子昂你再檢查一下考籃,還有考試的時候不允許穿有夾層的衣服,都要準備好。”

在顧瑾玉一連串的提問下,顧子昂暫時的忘卻了焦慮,和顧瑾玉一起檢查起了考試要攜帶的東西。

顧瑾玉和顧子昂收拾好後,就跟著顧老爹一起往考場走去。

此時天還沒亮,考場外就已經來了許多學子,向夫子也在考場外等著顧瑾玉等人,江夫子則是跟在向夫子後麵,看著向夫子囑托顧瑾玉等人考試的時候要沉著冷靜。

一直等顧瑾玉要進考場時,江夫子才一臉嚴肅的對顧瑾玉道,“你要是連秀才都考不上,以後可彆說我教過你。”

顧瑾玉有些哭笑不得,心領了江夫子彆扭的考前鼓勵。

縣試一共是四場,一天一場。

在經曆了一係列檢查後,顧瑾玉進了考場,找到了自己的考房。放下手裡的考籃後,才有時間打量周圍的環境。

考房不大,放了一個石桌和石床就已經顯得很滿當了,在考房的角落還放著一個恭桶,用來解決考生的生理需求。

趁著知縣還沒進來,顧瑾玉發現自己的對麵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看那模樣比顧老爹年紀都大,顫顫巍巍的樣子讓顧瑾玉都會懷疑能不能握得住筆。

沒過多久,外麵傳來擊打聲,是負責管理秩序的士兵敲打梆子的聲音,意思是快要考試了,要求諸位考生保持安靜。

沒過多久,考卷發下來了,張知縣也進了考場,此時考場沒有一絲說話的聲音,隻有考卷翻動的聲音窸窣作響。

第一場的考的是帖經,顧瑾玉經過了這麼多月的練習,對各種句式早就熟記於心,幾乎是不停歇的寫下來,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寫錯字,不要弄汙了考卷,這些都是會被扣分的地方。

而就在顧瑾玉專心考試的期間,一些隱藏在暗處的陰謀開始慢慢的浮出水麵。

<<<<<<

“哎!前麵的閨女,你等等我。”

張氏的娘家弟弟馬上就要成親了,劉老太雖然看不起張氏的娘家,但畢竟是大兒媳婦的娘家喜事,也不好做的太過分,還讓張氏拿了五個銅子、三個雞蛋和半斤白麵回娘家。

張氏背了個背簍,裡麵放著劉老太給她的東西,正琢磨著要不要偷偷藏一個雞蛋的時候,冷不丁後背被人拍了一下,嚇得立馬蹦了起來,嘴上喊著,“娘啊!雞蛋還在,我就是想了想,我沒吃。”

“閨女!閨女!我不是你娘。”

就在張氏驚慌失措的時候,拍她背的人突然說話了,張氏一聽不是劉老太的聲音,轉身看去發現是一個滿頭銀絲的老太太,頭發梳得油光發亮,脖子上戴著藍田玉,衣服也是繡著花,看上去十分氣派。

“叫我啥事?”張氏見不是劉老太,鬆了口氣問道。

“你知道張家凹在哪不?”來人被張氏的態度弄的心裡一梗,想到自己的任務,還是脾氣很好的問道。

“不知道。”張氏說了之後就要走。

老太太懵了,這和自己想象的答案不對啊,眼前這個婦人難道不是張家凹的嗎?

想到這裡,老太太連忙攔住要走的張氏,“那你準備去哪?”

“我沒銀子。”張氏接連被對方攔了兩次,心裡起了防備,彆是想搶她雞蛋的吧?

張氏將背簍抱在了懷裡,狐疑的看著麵前的人,“你問這個乾什麼?”

老太陪著笑臉,“我這不是迷路了嗎,心裡著急,所以才...”

“迷路了你去找識路的人啊,找我乾什麼?”張氏說的毫不客氣。

“讓開!“張氏想了想,努力學著自己婆婆罵自己的樣子,虎著臉吼道。張氏覺得,每次婆婆這麼罵自己,自己就害怕的能多吃一個饅頭,肯定能嚇住對方。

老太太被嚇了一跳,下意識往旁邊讓了讓,反應過來之後張氏就溜走了。

”這和少爺說的不一樣啊,張氏不是貪財好吃的性子嗎?怎麼見到我沒反應?”老太一臉的納悶,為了這次任務,她還專門帶上了自己以前舍不得戴的玉飾,張氏怎麼沒反應?

老太不知道的是,張氏幾乎沒出過村子,連銀子都沒見過幾次,哪裡認得出和田玉,若是換成銀元寶,效果就很顯著了。

計劃一失敗,幸好還有計劃二。

老太隻能邁著顫巍巍的步子往張家凹走去。

張氏一邊跑一邊暗自嘀咕著:張家凹的名字咋這麼熟悉?好像在哪聽過。

想著想著就到家了,張氏索性不想了,直接進了村,反正她又不認識那老太太。

張氏不認識字,自然也就沒有注意到村子口新立了個石碑,上麵寫著小小的張家凹三個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