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第224章 萬裡心事(三)(2 / 2)

範希亮實在不好意思說下去,卓思衡接道:“光這奪走兒子愛妾的事兒,就挺讓人難以接受的,表弟是想說這個對麼?”

出乎卓思衡和劉煦意料的是,範希亮竟搖了搖頭:“不止這一件……我走訪查下來得知,方琿方大人……甚愛美色,不能自拔……”

不是不能自拔也乾不出這缺德事兒。

卓思衡忍不住想。

“但是他愛得美人都……都……”範希亮結巴半天才猛地說出口,“都成過親了!”

卓思衡翻了個白眼,搖搖頭,喝了口茶。

劉煦可沒他老師那樣沉著,他年紀小臉皮薄,自小宮中訓誡極嚴,要小心父皇不敢行差踏錯一步,更是聽母後嚴苛教誨,哪聽過這麼刺激的花樣,連耳根到脖子都紅透了。

範希亮也有點難堪,但不能不說,隻得硬著頭皮道:“他元配妻子七年前故去,後來他續弦一女……是故舊已去世同僚的寡妻……”

可能是汝妻子吾養之的托付吧……卓思衡想。

“除此之外,他家中有妾共十七人……”

“可是……可是方大人五十三歲了啊……”劉煦覺得自己腦海裡有什麼東西在崩塌,這個數字太過震撼人心,他親爹後宮加起來一個手五個指頭都能數清,他哪見過這個陣勢。

“這十七個妾……都是……都曾經成過親……要麼是寡婦,要麼是旁人巴結送來的自己內眷……有的還是帶著孩子嫁來的,方大人也一樣寵愛不誤……”範希亮說到最後實在難以啟齒,咬著牙才憋出來,“方大人看重親人的妾室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很……孝順……爹看中了哪個美妾侍婢,他們便親自奉上,三兒子不舍,父子還曾為此衝突過,最後才起了殺心……”

卓思衡也震驚了,今日他重新理解了“孝順”的定義,仿佛從前聖賢書都白讀了。

“父皇特意來旨要我在慕州詢問此案後,將案情整理上表遞交……這要怎麼寫才好……”劉煦徹底傻了,他倒也不是單純至此,官場上許多官吏的惡劣行徑他多少也知道些,可問題是老當益壯的方大人……有些太過狂野,他怕他親爹的身子骨看到自己的上書實言會背過氣去……

範希亮總算介紹完案情背景,長出一口氣,然而還有重要的事沒給太子還有表哥理完,必須繼續說明:“案情我也理過,為太子殿下寫明在此卷之內,太子照寫即可。”範希亮恭敬遞上自己替太子打好的小抄,才為難道,“但有一事,確實想請太子殿下親自過問。”

太子感激範希亮的提前預備,忙問道:“什麼事?”

範希亮起身拜道:“聖上給我的諭令裡說,要徹查慕州方大人一案,整肅慕州官場。前者我已不負聖恩,但後者確有棘手……慕州府衙裡許多官吏都曾經向方大人行賄……行賄的方式便是送上自己的妾室……我審過那些女子,她們也是苦命人,有些不敢指認過去的老爺,有些則害怕罪責加身……我想太子殿下明日借我一些聲威,讓我可以既能找到這些以裙帶謀私利的官員施以國法,方正視聽與風氣,二來,我也不想讓無辜女子背鍋,她們已然被視作物件互相贈與,其自身意願終究無視,她們絕不是此案真正的罪人。若無真正興起此事之人在背後為己謀利,她們也不能決定什麼案情。”

卓思衡心中長歎,表弟真乃天下第一慈愛之官。論理,作為涉案人員,審訊這些妾室符合國法與律例,甚至加刑訊以逼問亦無不妥,但表弟為人斷然不會將此苦難施加於弱者之身。

太子也頗為觸動,扶起範希亮道:“範知州真乃惠臣善吏,一方百姓有您坐鎮,必然心之歸處安居樂業。明日到了衙門如何去做,你隻管教我便是,我此行本也不是為耀武揚威,一是巡查四倉以了解民間與官場諸多吏治之舉,二也是替父皇查看良吏歹人可有造福或危害一方,這正是我分內之事。”

……

於是到了慕州州府百官迎接太子殿下的這日,他們看到的是一位和善的儲君,雖已知道此處藏汙納垢,但仍然極為溫和親切,半點沒有皇親國戚的架子,頓時令慕州諸官員安心許多。

尤其那位陪同的天官也一路笑嗬嗬不說話,太子說什麼他都說是,看上去也十分好相與的樣子。

太子於府衙正堂正位落座後,按照卓思衡和範希亮的教導與自己的理解發揮,充分肯定了慕州如今取得安定繁榮的成績是來自於在座各位孜孜不倦的進取與愛民之心,非常誠摯地表揚了慕州官吏們的治理能力,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已然糊弄過去後,太子才話鋒一轉,長歎道:“然而方琿一案實在不堪!就算諸位再怎得力能為,我回京麵見父皇後再怎美言,也難敵此案所至聖心厭惡……若是此案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豈不美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