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2 / 2)

可惜解縉恃才傲物疏狂不羈,在政治鬥爭慘敗,最終被朱元璋令其回鄉隨父讀書,並許他十年之後再有大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命侍讀唐愚士等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可惜不久之後駕崩,修書之事不了了之。

朱元璋駕崩,解縉擔心十年之後再有大用的聖旨落空,顧不得母喪未葬,辭彆九十歲的老父,急急忙忙趕到應天城奔喪。

卻被人彈劾他違背聖旨,不顧母喪父老,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被貶到河州為吏。

解縉憤懣無比。

貶所淒涼無以忍受,於是寫信向翰林學士董倫求救,建文帝下旨召解縉回朝,授翰林待詔——從九品不入流的閒職。

解縉是什麼人?

是五歲名滿鄉裡的神童,是春風得意的洪武進士,是先帝身前“恩猶父子”的紅人。

且不說官位與待遇的落差,單單是曾經正眼都不願意瞧上一眼的人,如今卻成了他的上司,這一點就足以令恃才傲物的解縉惱怒非常。

正因如此,解縉對建文帝和董倫並無半點感激。

朱棣攻入應天後,解縉“馳謁馬首”。

後來朱棣勒令董倫致仕,解縉一言不發冷眼旁觀。

方孝孺拒絕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被誅,樓璉受命草詔,歸而自儘,之後,解縉便獻上了他所起草的詔書。

解縉有才,可惜被功名利祿蒙蔽了雙眼。

未必有德。

……

……

紀綱在去京營天牢的路上,給錦衣衛下了兩道命令。

善待詔獄之中的黃觀。

全城追查彆有二心的建文餘黨,應天城立即陷入風聲鶴唳之中,建文朝當官的臣子們人心惶惶,深恐一不小心全族腦袋搬家。

黃昏不急。

一通騷操作猛如虎,他和黃觀都不會有性命之虞。

吳溥父子更不會。

現在的工作重心在裝修上:書房、臥室之外,還得有一間實驗室,好在吳溥家的院子夠大,足夠黃昏折騰。

吳溥也沒意見。

家裡的真金白銀擺著一堆黃金呐,相信黃昏就對了。

晚膳時,吳溥說了件事。

說高賢寧不願意出仕,紀綱沒勸動,大概也得死了。

黃昏笑說不會死。

紀綱這個佞臣,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救下了高賢寧——須知這位骨鯁讀書人在和紀綱交談時,也把朱棣罵了個狗血淋頭。

紀綱若如實上報,高賢寧被滅個三族一點也不意外。

不料紀綱隱而不報,還說了些好話。

朱棣便將高賢寧放回了老家,這位讀書人最後活了九十七歲。

黃昏想猥瑣發育。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有人看上他家裡那堆金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