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入門行禮,跪在地上,頗為驚心,陛下沒給他免禮,難道是怒火難歇,連我們無辜的人也要遭受池魚之殃?
朱棣沒有看紀綱。
他盯了一眼比紀綱還要遲幾個呼吸才進來的狗兒,默然不做聲。
狗兒臉色大變。
忐忑不安。
朱棣沒有發作,依然沒對紀綱免禮,問道:“你查到了什麼。”
紀綱立即答道:“在流言初起於應天之時,微臣就警覺此事的嚴重性,立即點了最精銳的人手去徹查流言起點,陛下您清楚,要查流言何其困難,是以耗費了太多時日,直到昨日,微臣才查到流言之端,豁然是當初出使安南的使團人員!”
朱棣陰沉著臉,沒開腔。
紀綱哪需要朱棣催問,繼續說道:“經過嚴厲拷打,才知道那幾位禮部、工部的人員並不是故意散布謠言,他們隻是因為羨慕嫉妒,在茶餘飯後談起出使之時黃昏的豔事時走路了消息,結果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添油加醋,就變成了當下的流言內容。”
朱棣微微頷首,“繼續說。”
他有點奇怪。
當初胡觀怕黃昏破壞他和梅殷的大計,也用了這一招,不同的是那一次的受害者是徐皇後,這一次的受害者變成了自己父子。
如果說有人也想用這招來對付黃昏,那似乎太拙劣了。
因為已經有過。
很難不將這兩個事情聯係到一起,然後認為黃昏是被誣陷的。
紀綱道:“黃昏在出使安南期間,確實是和娑秋娜等十二個西域女子住在一個院子,而陛下也知道,工部的人要負責尋找安南火器之法,後來黃昏等人去清化王都,工部的人留在黎族,這才聽黎族的奴仆說起黃昏的事情,說他院子裡夜夜有糜爛之音,聽其聲音確鑿無誤是娑秋娜。”
朱棣嗯了一聲。
紀綱繼續道:“哪裡知道黃昏聽到了黎族貴公子黎利的通報,於是在回廣西的路上,威脅禮部和工部的人,不準他們將這事說出來,否則會遭受到黃昏的報複,這幾個人小官哪惹得起黃昏,隻好忍氣吞聲,直到黃昏罷官之後,他們才有膽量在茶餘飯後說起。”
合情合理。
朱棣緩緩問道:“黎族奴仆的話可信?”
紀綱故作懷疑態度,“微臣也認為如此,畢竟當時院子裡有十二個西域女子,沒準真是烏爾莎也說不定,不過有一事陛下可能不知道,在黃昏罷官之後,他閒暇時間極多,微臣麾下北鎮撫司的緹騎無意中發現,他隔三差五便要去雞籠山和某個女子私會,而那個女子正是娑秋娜。”
朱棣猛然握緊拳頭,“當真?”
紀綱堅定抬頭,“千真萬確。”
朱棣沉默了。
許久,才道:“可此事隻有人證,而證人又沒有親眼所見,況且就算黃昏和娑秋娜在雞籠山私會,也不見得就是齷蹉的男女之事。”
朱高煦大聲道:“父皇,一查便知。”
朱棣不解,“如何查?”
朱高煦不假思索,“據兒臣所知,娑秋娜在西域那邊被奉為神女,根本不曾婚嫁,也就是說,娑秋娜來到大明後應該是處子之身,而她在大明之後,接觸的男子極少,一直呆在黃府,哪怕是去安南,也是和黃昏在一起,所以隻要查證娑秋娜是否還清白,此事便可水落石出。”
朱棣愣了下。
這有點尷尬。
因為這個東西不好查,西域女子手上可沒守宮砂。
至於讓宮中經驗老道的老婆子去察驗娑秋娜的身子,一則不好操作,娑秋娜畢竟是自己要利用的一枚棋子,不好讓她難堪。
二者,朱棣其實心知肚明,處子和非處子,有時候界限並不明確,比如宮中的一些妃嬪,自己一年半載不臨幸,偶爾去臨幸一下,一樣緊如處子。
至於處子梅紅,更不好操作,總不能為了查這個事情,壞了娑秋娜的清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