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穿越者能做到的極致了。
就比如火器一事,以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以前無法推動它再改進優良,真正依靠的還是軍器院洪繼來那一批人。
軍隊有需求,他們就能有目標,從而不斷推動火器的進步。
所以,人才。
大量的遍及各行各業的人才,這才是推動時代進步的關鍵。
朱棣一聽,要修兩座會館,這個不貴,但是要發廩糧這可是個大開銷了,問道:“按照你這個計劃話,兩座人才庫大概要收納多少人?”
你要是動不動就幾萬人,這經年累月的廩糧發下來,國庫可會有點難以支撐,關鍵是朱棣現在看不見人才庫會給大明帶來的利益。
也就是說在朱棣眼中,這是個有投入暫時看不見回報的事情。
黃昏想了想,“以我們大明目前的狀況,兩座人才庫,最多也就能吸納個兩三千人,這就是極致了,再多,也沒那麼多人才。”
大明受限於時代限製,有條件的,又能有魄力不讀書去鑽研實業的人不多,大多有條件的去讀書了,所以所謂的人才,應該是一些為了生活在各行各業從事多年的人。
比如鐘山工坊老李這種。
但是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明朝有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商賈的地位依然很低,更彆提做實業的了。
畢竟是經濟依靠農業的封建時代。
朱棣略微算了個帳,問道:“那你算過一年要多少廩糧嗎?”
廩糧其實不多,這算成錢幣的話,大概也就一兩銀子,但如果是三千人,意味著一個月就要三千兩,一年下來可不是個小數目。
十年,二十年,這個帳就有得算了。
黃昏知道這事對朱棣而言確實有點過於先進,也不敢奢望他一個人來承擔這事,畢竟這事一旦施行,朝堂之上的反對之聲將是無比巨大的,而更大的反對聲則在民間。
秀才一個月的廩糧才一兩銀子。
你這些匠人一個月就能拿一兩,那些秀才心裡會怎麼想?
所以這個事的錢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壓下這些反對聲——這個隻有朱棣才可以。
或者另外一種方式:自己私人來辦這兩個會館。
於是對朱棣道:“黃金有價,人才無價,微臣認為此時功在當下,利也在當下,更可利在千秋,所以微臣願意和陛下一起分擔這兩座人才庫的一應花銷,另外,如果陛下擔心朝中和民間的反對聲,陛下可以以私人名義出錢,將錢劃到微臣名下,再由微臣來操辦此事,此事便成了私人的經營,朝野之間的反對聲便師出無名。”
朱棣愣住。
他開始以為黃昏是想利用這個人才庫來做生意經商,所以慫恿自己來辦這個事,而他黃昏就坐收漁翁之利。
現在他竟然願意出錢?
朱棣心動了。
黃昏出錢的事情,貌似沒有壞事,比如編修全書,比如鄭和下西洋,現在他又要出錢來辦兩座人才庫,難道這事真能如黃昏想的那般,影響堪比編修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