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歸見她這麼高興,心下也有幾分自豪,聰明人就是不一樣,識貨,他的筆記可都是寶貝。
宋寶珠這幾天跟著宋德歸跑,把他的筆記和書全看完了,驚人的學習能力驚呆了宋德歸,以前都說宋寶珠聰明,可離他太遠了,沒有實感。這會兒見著宋寶珠輕易就將他大半輩子的本事學了個全乎,跟著他看了幾次病,把脈開藥比他還精準,一時間既鬱悶又為宋家出了這樣的人傑自豪。
“寶珠啊,你這水平,完全就是祖師爺追著喂飯吃,要是能一直乾這個,以後的成就不得了啊!”,像他們這種鄉村大夫,都是師傅傳徒弟,要是遇到了心儀的弟子,很早就要開始帶了,可宋德歸還沒收徒弟,他有幾分真本事,太蠢了他看不上,聰明的又不願意跟著他學。家裡的孩子也沒一個願意再做赤腳醫生的,現在見到宋寶珠在中醫上的天分這麼高,就想攛掇她從醫。
當然,把宋寶珠收為徒弟他是不敢想的,誰叫還沒入門的徒弟比師傅還厲害的?這不是自打臉嗎。
宋寶珠目不轉睛盯著筆記,“我喜歡做的事很多,不會一直專注醫學的。”,順帶研究還行,畢竟學起來也挺有趣的。
宋德歸雖然給彆人看了大半輩子的病,但他從未走出過祥福村,接觸到的藥草也多為祥福村大山周圍,病例也很集中,對於想要研製藥液的宋寶珠來說,這點兒藥草種類明顯是不夠的。
中醫大夫大多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一代傳一代,很多珍貴的筆記和藥方都被當做壓箱底的功夫,輕易不會外傳,也正是因為這種敝帚掃真的傳承方式,才會讓大量的珍貴藥方和筆記失傳,不像西醫有專門的學校傳授知識,導致中醫越來越沒落。
想要學到真正的中醫知識,非得找到一個有真正本事的中醫願意傳授一身的知識才行。
隻是去哪兒找呢?
宋寶珠本想讓十五傳達一下,看能不能幫她找到這樣一個人,可想來想去,又覺得這樣做的話,未免太麻煩京城那邊了,幾個爺爺整天都要處理國家大事,她這點兒小事還是不要麻煩他們了。
想來想去,宋寶珠眼睛一亮,上次陪李梅去省城碰到的那個老中醫可是有真本事的。
宋寶珠還想把李梅治好後就去通西省解決他們的土地問題,所以時間耽擱不得,想到就乾,晚上吃飯的時候就對全家說了這個決定。
“要再去省城找那位方老?”,李梅一聽,神色忐忑:“小姑,我這病這麼難治,要不,還是算了吧。”那位老中醫上次對宋寶珠的態度可一點兒都不好,還把小姑趕出了辦公室,現在小姑再上門說要求著學他的醫術,老中醫肯定不會答應。小姑這麼驕傲的人,怎麼能為她受這樣的委屈,她當不起。
“我去求,我去跪在那位方老門前,有什麼不順心的衝著我來就是。”,宋誌男忙說道。
其他人聽得一頭霧水,王桂芳問:“咋,聽你們的意思是這老中醫不好相處?”
李梅和宋誌南對看一眼,將上次在省城發生的事說了:“那方老脾氣不大好,上次對小姑的印象也不好,小姑想跟著學本事怕是要受委屈。”
這麼一說,王桂芳便心疼起自家閨女來:“要不,我們再找找彆人,有本事的醫生也不止他一個啊。”
宋寶珠看他們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撲哧一聲笑出來:“你們彆擔心了,誰能給我委屈受啊,我就去試試,不行的話我就換人。二嫂,你彆多想,治你病的藥液我已經有了大致能配出來了,現在隻要找到有對應療效的藥草就行,不用擔心,要是方老不願意的話,大不了我去京城。”,隻要她和十五說,京城那邊肯定願意幫忙。
宋誌南還要再說話,被宋寶珠阻止了:“二哥,你也不用去,我是去學人家的本事的,讓彆人代為求情算怎麼回事,你要是這麼做了,那老大夫隻怕會看我更不順眼。”
這下大家都沒話可說了。
隻是王桂芳要跟著:“去就去吧,不過你一個人去可不行,我得跟著。”,這麼漂亮的寶貝閨女怎麼能獨自上路,路上還指不定遇見什麼呢。
宋寶珠想說有宋寶寶在,她的安全根本就不成問題。
但看著王桂芳堅定的樣子,知道自己勸了也白勸,於是便道:“那行吧,媽媽和我一起去。”
第二天,宋寶珠就和王桂芳還有宋寶寶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車。
王桂芳之前去過一趟南通省,對坐火車也算熟悉了,買了臥鋪,沒怎麼遭罪的就到了省城。
“這就是省城?看著可比我上次去找你四哥五哥那兒的城市要熱鬨很多。”,王桂芳一下火車,見了省城的熱鬨,便想到上次去的通西省。
宋寶珠沒說話,和其他省市相比,通西省的確是貧窮了些,希望這次解決了通西省的問題後,通西省能夠富裕起來,至少能讓大家都吃飽飯吧。
宋寶珠和王桂芳先找了個招待所住了下來,吃了飯後才去醫院找方老,誰知卻撲了個空。
醫院的護士道:“你們找方老看病嗎?方老本來就不是我們醫院的坐診大夫,隻偶爾才來出診,上次來醫院還是一個星期前呢,你們要找他治病可不容易。”
感情上次李梅能讓方老看病還是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