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過得飛快, 許諾已經十一歲了,那兩萬畝地早就被養了出來,山上果樹還未成勢,茶樹當初種的時候就不是樹苗, 如今已經可以采摘一些了。
就這三年裡, 因為農人不擔心生計, 把地種的格外細致,如今這地已經是中上等的田地了, 糧食產量十分穩定。許諾跟佃戶簽的契約也十分寬鬆,人人稱頌不止。
看著這試驗田成功,許諾有意讓莫明繼續去買荒地,她慢慢墾荒好了。這時候發生了一件許諾想不到的事。
莫明被告發了,一個孫地主說莫明強占他的田, 要莫明歸還田地, 還要賠償損失。
許諾讓安侍衛去調查, 安侍衛回來道,“純屬誣告!莫管事當初買田的時候,那個孫地主家有五百畝的下等田在外圍,他得知有人要這些地,就趕著來賣。當初莫管事看這田也不在規劃裡頭, 還不想要呢。那孫地主請人說項才買了下來。如今他眼紅這地變的肥沃, 就想要回去,當初契約都寫明了的,這世上哪有這種事!”
許諾冷笑道“讓他去告, 讓莫明不要辯解,到時候你告訴我,我去聽聽看!”
莫明自然不怕那個孫地主,他得了許諾的吩咐,隨孫地主如何說,就是不辯解,很快就進了衙門開始審問。
許諾掐著時間到了衙門,她才沒上公堂,進了衙門內宅。縣令聽聞靖寧公主來訪,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先回去見公主。
許諾端坐在上首,“說來這莫明還是我的大總管,他買地也是聽了我的吩咐,我竟然不知道他還會奪人田地,因此過來聽聽,大人隻管斷案。隻要證據確鑿,莫明是殺還是打,本公主沒一句二話!隻要大人秉公斷案!”
縣令汗出如漿,他連連點頭,慶幸沒有收孫地主太多東西,如今隻能認真對待了,他暗示夫人趕緊把東西還給孫家,一毛都不能留!
縣令夫人趕緊回去把孫地主給的東西整理出來,讓下人送還孫家。孫家還沒鬨清發生了何時,縣令下人扔下東西就跑沒了影。
孫地主得意洋洋,他不光打點了縣令,自己兒子也捐了官,還怕這小小的莫明?他不光要拿回這五百畝的地,他還想多要一些呢!
縣令升堂,聽完孫地主的狀紙,他和顏悅色的問莫明,“莫管事怎麼說?”
莫明慢條斯理道,“草民手裡有那時候買地的地契,還有中人和保人,大人可以一並傳話。”
證人紛紛上前作證。縣令板著臉道“孫景!你還有何話要說?誣告是要吃板子的!”
孫地主有些傻眼,這和說好的不一樣的,他顫巍巍的胖肚子抖了幾下,扁圓臉上兩隻老鼠眼睛滴溜溜的轉,“青天大老爺,我那可是幾百畝的上等田啊,他莫明卻按下等田強買,這還要不要天理了!”
莫明笑道,“那為何孫老爺過了三年才想起來告我,再者說,你這狀紙上可不是說我強買,而是強占呢。”
孫地主色厲內荏道,“你就是強買強占!有大老爺在,你彆想逃脫罪責!”
莫明輕輕一笑,不再說話。
縣令看過證人證詞和各種地契證據,他拍案道,“孫景三年前自願賣出下等田五百畝,有契約為證。如今強詞奪理想討要田地,實屬誣告。本官判決如下,莫明無罪釋放!”
這時師爺湊上來道,“公主派人來問,誣告的人是不是不用承擔罪責?那以後任誰都可以隨便攀誣了。”
縣令一咬牙,“孫景誣告誹謗,著打十……二十大板!”他扔下竹簽。兩邊衙役拉起孫地主就開始打板子。
孫地主叫喊道,“大人!大人你不能打我!我可是給你……”
縣令又扔下一把竹簽,“堵了嘴打!快快快!”
一個衙役機靈的拿起一邊擦地的抹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塞進孫景的嘴裡,然後扒下褲子就打了起來。圍觀的百姓一片的嘻嘻哈哈。孫景兩腿亂蹬,嘴裡隻能嗚嗚唔。
許諾早在孫景拖下去時就離開了衙門,她當著師爺的麵和白芷說話,“本公主隻聽說過仗勢欺人。沒想到我這堂堂一國公主還有人欺到頭上來。”
白芷笑道,“殿下低調,一貫不想擾民,出入都沒有儀仗,可不是讓小人給誤會了。奴婢聽說這孫地主家還有人做官呢。”
許諾冷笑道“怪不得如此猖狂,我回去問問父皇去,用這種人當官,還不把百姓欺負死!誰人舉薦的也是眼瞎,估計是收了姓孫的銀子!”
師爺連氣都不敢喘一口。
許諾才不去管孫地主家的事,她回了宮。等到康平帝來看女兒,一進春暖宮,就發現宮女太監個個小心翼翼的。
康平帝問白芷,“靖寧怎麼了?”
白芷麵露愁容歎氣道,“公主殿下受了氣,正在跟自個兒過不去呢!”
康平帝沉下臉道,“怎麼說?”
白芷就一五一十的說了,“……公主殿下一再叮囑管事不可強買民田,所以管事買的都是無人耕種的荒地,公主還說莫管事實心眼。可是這地買也買了,總不能扔著不管,公主貼銀子貼種子的把地給養了出來,眼見好容易有了收成,就被人給告了。雖然縣令大人判公主贏了。可公主心裡難過啊,回來就說心口不舒服,躺下了。”
康平帝火冒三丈,寶貝女兒自己疼還疼不過來,種個荒地還要被人眼紅,豈能容忍!
康平帝溫言細語的去開解女兒,許諾無精打采道,“父皇,我過幾天就會好的。這孫地主聽說是仗著家裡頭有人做官呢。今天要不是女兒出麵,那縣令估計不會公心斷案,安侍衛親眼看到縣令夫人派人送還東西去孫家。女兒是替父皇擔憂啊,縣令官雖小,卻乾係百姓生活,不講事實和證據證人,隻看誰人送了東西,就偏頗於他。而今我是父皇的女兒,他不敢不秉公,換了個人呢?”
康平帝眼冒寒意,“靖寧啊,彆為一兩個小人壞了心情,起來陪父皇一起用飯。”
這件極小的事,讓康平帝對吏部大發雷霆,尚書被康平帝罵的狗血噴頭,連底下侍郎和郎中都被革職了幾個。
康平帝讓內閣清查吏治,一旦發現官員徇私枉法一律革職,那些捐官的人也白化了銀子,都被趕回了家。
內閣和吏部尚書一查,就查到了靖寧公主是源頭,但是公主一步都沒做錯。朝廷原本就對墾荒有政策扶助,公主因為是皇室子弟,她連這些扶助政策都沒享受,自己花錢墾荒。
居然就有人不開眼想從公主手裡占便宜。吏部很快就查出孫地主侵占民田等各種不法之事,交由新上任的縣令斷案。
孫景還在家裡養屁股呢,捐官的兒子先回了家,還沒鬨清緣由。如狼似虎的官差就把孫地主重新拖到了衙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