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2 / 2)

看著湖麵漂浮著的屍體,湖水都被染紅。

那個青年在火光中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①

一紙檄文後,青年步入中年。

他當著皇天後土,成立大明,出兵北伐。

這一仗,將曾經占領中原近百年的蒙古鐵騎趕出居庸關,將丟失了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重歸中原版圖。

朱元璋永遠都記得那天。

天朗氣清。

他讓人懸掛上將幽雲十六州重新劃入版圖後的地圖掛上,在房間裡看了許久許久。

那個四百年前的宋人念了又念的幽雲十六州。

從蒙古的狼口裡被他重新奪了回來。

朱元璋怎麼可能不自豪?

“我那天高興的都多吃了兩碗飯!”朱元璋領著薑煙看地圖,指著幽雲十六州的位置,滿是驕傲的說:“從前總是有人在我麵前嘰嘰歪歪。無非就是覺得我出身不好。可哪又怎麼樣?我一個出身不好的人,照樣做到了那些高門顯赫之後做不到的事情。”

朱元璋的驕傲十分明顯。

他也不想掩飾。

隨後又對薑煙道:“我要建立一個更穩定的王朝,比起前人更好,更長的王朝。”

這一刻。

幻境中的男子與朱元璋重疊。

薑煙看著朱元璋的麵容年輕起來,他身後的太師椅也變成了朝堂上的那把龍椅。

周圍除了她和朱元璋,看不到其他人。

朱元璋站在龍椅前,隨後穩穩坐下。

看著他從驕傲自己收回幽雲十六州的中年男人,變成了一個有雄心壯誌,又拚命的想穩固自己身下這張龍椅的皇帝。

之前的朱元璋,是吳國公,是吳王。

而現在的他,是皇帝。

洪武八年,劉基去世。

這個他請來的謀士,也曾想將丞相之位交付,可最後漸行漸遠的臣子,在病痛中離世。

朱元璋批閱奏折,聽聞這件事情的時候頓了許久。

直到筆尖滴下的墨在紙上洇開一片,黑沉沉的一片,像是直接壓在了他的心頭。

他不知該說什麼,又好似沒資格說什麼。

這一路打下來,作為謀士,朱元璋無法否認劉基的貢獻和能力。

但也是因此,他從心底裡就忌憚著這個厲害的下屬。

劉基太聰明,又太會揣摩人心。

朱元璋重重的歎氣,放下筆,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你在後悔?”薑煙忍不住問。

作為開國功臣之一,劉基不管是封賞還是最後的待遇,都遠不如其他人。

野史中更是有諸多猜測,劉基最後是死於朱元璋的授意。

安排胡惟庸給劉基下毒,導致他的死亡。

“不會的!”劉基卻從幻境中走來,出現在薑煙和朱元璋的麵前。

在現代的時候,劉基就鮮少與朱元璋溝通。

如果說韓信對劉邦的情緒是不忿。

那劉基對朱元璋就是淡漠。

朱元璋冷冷的看著眼前的劉基,許久有才道:“是不會。”

饒是老年的朱元璋,也不曾後悔自己做出的決定。

哪怕在現代,知道了老四奪位的事情後,朱元璋也不後悔。

“我耿直,眼裡見不得沙子。”劉基輕笑,提起前塵往事,竟然還有些灑脫,好像那與自己都是兩輩子了:“為臣之道,我確實不懂。”

朱元璋起身,走到劉基麵前,低聲道:“從前助朕,朕心懷感激。”

隻是大明是朱家的大明,先生不如歸老,安享晚年。

若他們不是皇帝與臣子,會相處得很好。

隻是關係變了,環境變了。

那一切也都變了。

劉基拱手,也不知是接受了朱元璋的道謝,還是彆的意思。

後退兩步,離開了幻境。

薑煙看著朱元璋,就見他呆呆的站在房間裡。

挺闊的肩膀好似猛地塌下來,又被他迅速強撐著站直了。

“朕不後悔。”朱元璋也不知是對自己說的,還是對早已離開的劉基。

薑煙作為旁觀者,卻覺得這件事情劉基早已釋懷,一直耿耿於懷無法放開的人,是朱元璋。

之後,薑煙看著他廢除丞相,為國事殫精竭慮,一本本奏折像是一塊一塊的青磚,將他包圍。

隻有成為皇後的馬秀英還能通過高牆,走到他的身邊,成為朱元璋心中唯一的溫暖。

然後,一個又一個人的走在他的前麵。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去世。

洪武十七年,外甥李文忠去世。

洪武十八年,徐達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長子朱標去世。

洪武二十五年,義子沐英去世。

這皇帝的位置,高處不勝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