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煙被兩位女政治家夾在中間,左邊聽到一句,右邊又聽到一句。
她都不需要怎麼分析,就已經看清楚了如今的局勢。
朝堂上,武家勢力依然存在,以武三思為首。
但因為李顯登基後,韋後攝政,安樂公主野心勃勃。太平公主顯然也不滿這一點,培養出來的勢力也在壓製韋後和安樂公主這一派。
後宮,上官婉兒看似為權,實則依然效忠武則天,在不影響李氏皇族的情況下,維護武家的利益。
所以才有上官婉兒牽線讓韋後與武三思接觸一事。
看似上官婉兒與韋後親近,實則隻是需要韋後在明麵上繼續鞏固武家勢力。
看似很複雜,但實際上隻要壓製住韋後和安樂公主,情況也很簡單。
但,意外總是出現得猝不及防。
安樂公主希望李顯立她為皇太女,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太子李重俊的耳中。
加上韋後一黨在朝中勢力愈發高漲,丞相之下官員大多都是出自安樂公主門下。
李重俊本就是被冷落多年的太子,聽聞此事後竟然糾集了三百餘人,發動政變。
火把如龍,密集的人群衝入了一座門口立著石獅子的府邸。
隨著幾個人的呼救聲,整座府邸裡都傳出各種尖叫和求饒的聲音。
火光與血腥味蔓延在這座府邸的上方,死亡迅速將這裡籠罩。
不管是太平公主還是上官婉兒,看著這一幕都神色淡然。
仿佛裡麵的人與她們都沒有任何關係。
“武三思,死了?”薑煙看向上官婉兒,卻沒有從她的臉上看出任何因為武家人的死亡而產生絲毫的悲傷和憤懣。
好像,隻是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又像是完全不在意李重俊打亂了她的計劃。
“對。”上官婉兒看著在武周一朝煊赫一時,就是李氏皇族也要避其鋒芒的武家,隨著武三思的死,徹底敗落。
這座長安城裡,高門貴族興起又覆滅。
今日是武家,明日又會是誰呢?
天後娘娘希望看到武家在她走後依然平安煊赫,儘管上官婉兒答應過,卻很清楚。
這,終究是不可能的。
武家和李
家,就算有再多的姻親關係,也終究倒下一個。
“這就是長安。我隻是一個普通人,就算是要保武家,也不能從閻王殿裡救人出來。”上官婉兒看著火光衝天的武家,冷靜得好像這不是自己經曆過的事情:“也是從這次,我與公主都認為,韋後和安樂公主的野心再難壓製。”
李顯能夠做出砍了親兒子的腦袋去祭奠武三思的事情。
誰敢保證他以後不會真的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
還有韋後。
有武則天在前,武家的風光在後。韋後在李顯登基後就開始臨朝,企圖重走武則天的路。
隻要熬死了李顯,焉知韋後不能成?
“所以,我繼續留在宮中,留在韋後身邊。”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並肩而立。
兩個女子緩步走向大明宮。
一個身材纖細瘦弱,卻自有一身風骨。
一個雍容華貴如夜遊牡丹,卻更有一番剛強。
她們不是為了自己可以擁有多煊赫的權利,而是要維護李唐江山穩固。
“而我在宮外聯絡相王,與朝中官員聯係,穩定朝堂。”太平公主的聲音傳來。
薑煙走在兩人身後,看著她們分明並肩而行,可卻好似走在白天與黑夜的交界。
前路滿是荊棘,也奮勇向前。
“韋後會信你嗎?”薑煙不解。
上官婉兒為了阻止安樂公主被立為皇太女,甚至以性命做要挾。
都到了這個地步,韋後和安樂公主還能信任她?
“會的。韋後如果想要成為天後娘娘,她之後可以重用的,便隻有我。畢竟,在她們的眼中,我不過是個匍匐在權利之下的小人。”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在大明宮前停下腳步。
兩人雙雙回頭看著薑煙。
“薑姑娘,我這最後一章,隻怕是要缺席了。”
上官婉兒說完,身影頓時隨風消散。
薑煙都來不及反應,快步上前卻抓不住上官婉兒。
身邊的太平公主抬手溫柔的擦去眼角的淚,脖頸纖細,滿身孤傲的走入大明宮。
公元710年,李顯去世。韋後獨攬大權。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草擬詔書,立李重茂為太子,相王李旦輔政。
然,韋後一黨卻更改詔書,欲推韋後上位,效仿武則天。
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決定,發起政變,維護李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