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感覺,她在李世民時期和武則天時期都有過。
卻沒有一次能有如今這麼心潮澎湃。
這是真正的萬邦來朝。
“難怪什麼?”楊玉環聽見後,小聲的問。
薑煙看著歌舞歡騰的宮殿內部,周圍都是金碧輝煌,這裡真正成為了一座讓人不敢輕易靠近的皇宮。
薑煙看著底下公孫大娘的劍舞,劍器虎虎生風,好似要將周圍的人都勾入她所營造的世界裡。
聽到楊玉環的問話,笑著說:“難怪大唐被那麼多人向往。”
李隆基執政前期的大唐,的確值得人人向往。
也難怪會被李白和杜甫掛念心頭那麼多年。
生長在一個繁榮富足的國家,所以期盼著為國效力,所以在國家江河日下的時候,痛心疾首。
薑煙看著幻境中居於高台上的李隆基,沒忍住的說:“若是他沒有沉迷於後期的繁華,哪怕將皇權交到兒子手上,可能都不會如此。”
事實上,安祿山的謀反計劃很有可能是準備等到李隆基死後再進行的。
奈何李林甫死後,李隆基重用的楊國忠實在是太廢,生生將安祿山逼得提前了謀反的計劃。
“這世上的事情很難說,我雖不懂國事政治,卻明白膿包不是一日積累的。”楊玉環帶著薑煙站在樓閣上。
經曆了幾個主人,如今的大明宮與從前大不相同。
隻是一樣的奢華,一樣的令人驚歎中國古代建築的彆樣美感。
朱牆黛瓦,幾乎參天的鬥拱柱子,無一不讓人移不開眼睛。
楊玉環指著宴席中坐在一個青年身邊的人,說:“那便是我。那時我還是壽王妃。”
她不是要為李隆基辯解什麼,隻是說出了事實。
至少在入宮之前,楊玉環是非常敬重這位皇帝的。
無論是從家庭關係,還是從身份上。
“我幼時過得很不好,也幸得祖上還有點三瓜倆棗的關係,不然也不能成為壽王妃。”楊玉環看著那個青年,雙眸生出淡淡水汽。
若非自己,他也不會落得那個下場。
“十八郎人很好。在他身邊的那些年,我很安心,也很快樂。”
壽王李琩是武惠妃的兒子。
武惠妃生前受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李隆基最寵愛的女人。
而李琩,則是武惠妃最疼愛的孩子。
在李琩之前,武惠妃的孩子都沒有能活下來的,對這唯一的血脈,武惠妃幾乎是放在了心間上疼愛。
沒有史料記載楊玉環與李琩的夫妻感情如何,隻民間野史有過傳言。
現在聽她如此懷念的語氣。薑煙想,若是沒有李隆基橫插一腳,楊玉環好好的當她的壽王妃,與李琩養育幾個子女。哪怕沒能名流千古,豔冠八方,至少不會落得身死馬嵬坡的下場。
比起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楊玉環或許更希望得到一個平穩的人生。
“我不是個好女人。至少,不是這些男人眼中的好女人。”楊玉環捏著帕子,擦拭著眼角的淚花。
她不是這個世道被人稱讚的好女人。
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卻讓父子成仇。
若她有武則天的能力,生前至少是快活的。
可她沒有。
甚至不能有。
“可我從未想過要禍害一個國家。”她也是生於大唐,長於大唐,自然希望大唐越來越好。
薑煙握住楊玉環的手,安慰她:“這跟你沒關係。”
楊玉環搖頭,看著幻境裡的自己入宮,她也漸漸迷失在皇宮的奢靡中。
那個時候,她的世界隻剩下了李隆基,她也確實喜歡上了這個男人。
楊玉環從未回避過自己與李隆基的感情。
她也不想回避自己造成的問題。
“不是我,楊國忠不會得到重用。”
楊玉環偏頭,看向薑煙:“杜先生幻境中的那些人,我都看到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薑姑娘,我的確害了大唐。”
沒有她,李隆基不會注意到楊國忠。
哪怕楊國忠與她其實沒什麼關係,不過是同族的兄妹。
可她隻要姓楊,隻要她需要楊國忠的勢力,那就不能將自己的責任推卸到旁人身上。
“我有錯。”楊玉環悲哀的看著眼前的繁華,腦海裡卻不斷的浮現出杜甫幻境中那些茫然逃跑的百姓。
他們遠離家鄉,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
這一切,都是因為帝王的懈怠,權臣的無能,和安祿山史思明的狼子野心。
薑煙舔著乾澀的唇瓣,緊握著楊玉環的手,拉著她衝入宴席。
滿室的酒香和脂粉香,充斥著薑煙的鼻腔。
她指著龍椅上的李隆基,對楊玉環說:“是,你身為貴妃有錯。可他這個皇帝難道就沒有嗎?這些百姓,是他的子民。如果不是他的怠政和昏庸,這一切或許就不會發生。”
楊玉環或許是導致安史之亂的其中一環,卻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你左右不了朝政。李隆基重用李林甫,為了一個野無遺賢沾沾自喜,便當真一場科舉無一人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