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第 112 章 她覺得自己看的不是一……(1 / 2)

劇院的燈光關閉, 隻有幾盞不會影響舞台的小燈亮著。

一陣琵琶聲響起,纏綿悱惻。

隨著音樂聲, 帷幕緩緩拉開。

薑煙的注意力也被舞台吸引過去, 不再四處尋找李隆基的身影。

聽明燕說,這次的編曲也有做一定更改,許多地方都是楊玉環操刀。

可以說, 這出《長恨歌》的舞劇在楊玉環的參與下,與之前大不相同。

若是其他人,舞團的領導和負責人都不會同意這樣的事情。

奈何楊玉環的表達有理有據,能說服他們的同時,也能做到更好的改編。

最重要的是, 楊玉環隻是想完成這出舞劇,對舞團並沒有提出過多要求。

能夠讓自己的作品變得更好, 這是藝術上的追求, 舞團的幾位編舞老師和主要負責人都沒有異議。

負責商務方麵的領導自然也隻能鬆口。

穿著統一服裝的宮女扭著腰肢出來, 但最後落在舞台中心的卻是一位老宮女。

老宮女彈著琵琶, 第一句便是“漢皇重色思傾國, 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①

吟唱的腔調冷淡空靈, 一開始的基調就定下了, 這不會是個愉快的愛情故事。

舞劇分好幾幕。

從一開始的初遇, 到後來的相識。

唐明皇李隆基的演員都是主動出擊的那個。

大概是有楊玉環的參與,薑煙看著台上那個演員, 越看越覺得一舉一動像極了真正的李隆基。

舞台上的男女主, 一個像蝴蝶,另外一個像捉蝴蝶的人。

最後終於將蝴蝶抓住,關在了自己精心打造的玻璃罐子裡, 供自己欣賞。

而扮演壽王的演員在與楊玉環訣彆時,展現出來的張力讓人為之動容。

薑煙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甚至在想。

如果,沒有李隆基橫插一腳,壽王與楊玉環,會不會一直幸福下去呢?

隨著舞台再次搭建,金碧輝煌的大唐出現在眾人眼前。

哪怕隻有方寸之地,楊玉環也把她心中的大唐王朝在舞台上重現。

舞劇裡不僅有煌煌中原,還有異域塞外,一起鉤織一場大唐遺夢。

也不知道劇院的道具組是怎麼做到的,甚至還有猶如仙人臨鏡的夢幻,和薑煙在幻境裡看過的大唐都差不了多少。

到最後馬嵬坡訣彆,在舞台上飄動的白色長綾隔絕了楊玉環和李隆基。

楊玉環的掙紮痛苦,到最後的恍然覺悟,美人就此凋零。

琵琶聲漸消,洞簫的聲音空靈幽遠,卻又暗藏著一點輕快笛聲。

像是李隆基在悲哀楊玉環的逝去,又在慶幸自己再一次平安度過了難關,保住了自己皇帝的位置。

舞台上的演員漸漸散開,躺在中間的楊玉環也被抬走。

就在這一刻,一個衣著妝點透著縹緲靈異的女子吊著威亞緩緩降落。

她足尖甚至沒有觸碰到地麵,隻用威亞做支撐卻能做出各種優雅舞姿。

她是楊玉環,是死亡後像是自由的蝴蝶一樣飛舞在天地之間的楊玉環。

薑煙看著舞台上那個真正的楊玉環,激動得差點要站起來。

她覺得自己看的不是一出舞劇,而是一場蛻變。

一隻被關在玻璃罐子裡做裝飾的蝴蝶,成功破繭。

哪怕隻有片刻時間,也要做自由蝴蝶的楊玉環。

激動之後,薑煙還悄悄觀察了一下周圍觀眾。

他們隻會驚歎舞團裡竟然還有如此厲害的舞者,隻有薑煙一群人才知道。

這才是真正的驚喜。

楊玉環再次起舞,不為了取悅任何人,隻為她自己。

舞台緩緩飄落的花瓣,吊在威亞上的楊玉環不斷旋轉,張開雙臂儘情騰飛下,帷幕緩緩拉上。

隻是等了片刻後,劇院的燈光並沒有亮起也,沒有舞劇演員來謝幕,反倒是響起了一陣陣急促的箏聲。

帷幕再次拉開,這次竟然是劍舞。

席間也有觀眾發現,門票的反麵竟然還有一行小字:贈以一場公孫大娘劍器舞,感謝觀眾對舞團的包容!

薑煙注意到後,也看了眼自己的門票,驚喜小聲對李白說:“好意外啊。我還以為她們今天都不能上台呢!”

李白點頭,目不轉睛的看著舞台上的公孫大娘。

杜甫倒是在旁邊輕歎:“隻可惜李憑不在,否則今日當真是一場盛宴!”

李憑的箜篌,公孫大娘和楊玉環的舞。

人間極致的享受。

薑煙捏著門票,她這個人要求不高,能看到楊玉環和公孫大娘的舞就已經很驚喜了。

舞台上,公孫大娘手臂上帶著臂釧,上麵還纏繞著石綠和朱砂紅的絲帶,雙手握著兩把長劍。

這劍可不是古裝劇裡的模樣。

而是公孫大娘拜托了太平,找李世民親手畫圖再一比一還原的唐代古劍造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