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 與弟弟爭女人。”曹丕說完,翻身起來。
他自幼學文習武,身高腿長, 每一個動作都帶著當年那個建安輕裘貴公子的風範。
一舉一動都透著曹操之子的威武。
曹丕站在亭台邊, 他就是耿耿於懷, 就是不喜歡聽到這些話,如何?
不過仗著他是個死人, 有冤屈也早已是黃土一抔, 你能讓黃土說話嗎?
“曆史上有爭議的人很多。”薑煙起身, 酒氣熏得有些頭暈,乾脆趴在欄杆上,望著底下變幻的一幕幕。
曹丕登上帝位的時候, 其實已經三十歲了。
年輕時候, 他是建安文人之首,一派風流倜儻。
與曹植不管是在文人集團還是在權利上,都有過爭奪。
可當曹操確定他為世子的時候,饒是再沉穩, 也忍不住摟著彆人的肩膀感歎一句,自己是真的很開心。
曹丕站上欄杆,雙臂張開, 臉上的表情肅穆,可眼角眉梢又帶著。
一如當初那個為了祭奠好友,領著一幫人在靈堂驢叫。與人拿著甘蔗比劍術, 贏了還要得意洋洋寫進詩篇中的建安公子。
他這一生, 好似什麼都做了。
到最後卻又似隻剩下滿紙荒唐。
“薑姑娘,送你一出戲,還望你看得滿意。”
說完, 曹丕向後仰去,摔入亭台下的幻境中。
薑煙周圍一切發生變化。
她看到恢弘宮殿變成鄉下小宅,年輕時候的曹操領著剛開蒙的曹丕教他讀書寫字。
大哥曹昂還在,少年意氣風發,看著年幼的弟弟將筆墨蹭在臉上,悄悄的拽著父親的衣袖,示意父親看去。
後來,曹操官職越來越高,曹昂跟隨著父親上陣殺敵,十歲的曹丕也早早跟在父親和大哥身邊。
他的弟弟越來越多。
許是家裡風水好。
倉舒聰慧仁善,父親歡喜不已,幾次對外誇讚,每每說起都是讚不絕口。
子建才華橫溢,得詩仿佛開口即得,文采天生,似文曲星下凡。父親更是引以為豪。
曹丕在這樣的兄弟之中,愈發不顯眼起來。
薑煙看到這個少年的掙紮,到最後長成青年後的多疑。
那個魏文帝從來都不是登上皇位才開始這樣的。
從前三十年的每一個日夜,周圍的環境,精雕細琢塑造出了這個曹丕。
到曹丕感覺到自己身體很差的時候,三國這盤棋上的舊棋已經走了許多。
蜀漢那位鞠躬儘瘁的丞相拖著病體北伐,隻為完成蜀漢一代人的夢想。可最終還是成為千古之遺憾。
當年一身是膽的趙子龍老驥伏櫪,甘願與丞相一起完成先帝遺願。
文武雙全的年輕中郎將深受丞相信任,十一次攻打魏國,在劉禪降魏後依舊心有不甘,企圖造反,最終死在亂軍之中,以身殉蜀漢遺願。
薑煙的麵前好像掛著當初在孫策書房裡看過的地圖。
每一處都是戰馬嘶鳴,兵戈鐵器碰撞之聲。
天下文氣占八鬥的曹子建臨終前想到的不是他引以為傲的《洛神賦》,也不是少年時鮮衣怒馬的風光。而是二哥臨終前拖著病體前來看他,兄弟倆在窗下喝了一壺酒,最後陰陽相隔。
那個曾經被孫策占據,成為他放眼天下第一步的江東,如今卻深受兩宮之亂。
曾在夷陵之戰火燒連營的陸遜,最後卻因為卷入兩宮之亂,最終抱憾而死。
這些人一個一個的離開這盤棋,耗費半生心血,投入滿腔熱情。
最後,卻是一個又一個的遺憾。
三國之所以讓人迷戀,是因為這三國英雄為了心中道義理想,九死不悔。也因為他們無論如何拚搏,都最終成千古絕唱的遺憾。
此後,漢室不在。
大漢隨著那位昭烈帝死前托孤時白帝城上的驚雷,成為最後絕響。
可就算如此,往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著我華夏衣裳,學我大漢文字,朝代更迭也終究不忘:
我,是漢人!
而在兩千年後,這句話隨著燎原星火,蔓延整個神州大陸,最後凝聚成一句:
我,是中國人!
薑煙看到最後,耳畔傳來戲台上敲鑼打鼓的聲響:“師爺說話言太差,不由黃忠怒氣發。一十三歲習弓馬,威名鎮守在長沙。自從歸順皇叔爺的駕,匹馬單刀取過了巫峽……”①
身體迅速向下墜落,再度回到那個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