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心簡直偏到天邊去了。
既如此,肯定是想方設法的從老的手裡摳錢。
孩子要上學、買鋪麵、買房買車……
李老根原以為把兒女養大就功德圓滿可以享清福了,豈知更嚴峻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他很累。
卻不能停。
因為長年的勞作,身體出現了各種問題。
秀花也一樣。
李裕要養老婆孩子,靠他那點工資是不夠的,好在爹媽懂得起,隔不久就寄錢來支持他。
他著實鬆了口氣。
可才過去大半年,居然就停了。
怨恨。
能幫哥哥們出錢帶娃,到他這連錢都不願出。
偏心!
在我困難的時候不幫,以後我也不會管你們。
於是,就這樣,四兄弟都怨恨著兩個老的。
不聞不問不養不顧。
隻要錢。
李裕在芙江安了家,李榮李華李富也先後搬到了市裡去,因為孩子上學,便連同戶口也一並遷了過去,成為了貨真價實的城裡人。
而李裕,他上大學的時候就把戶口遷到了學校,之後分配工作,直接落到了單位上。
李老根兩口子被剝得連棺材本兒都沒剩下。
是真的。
養了四個兒子。
彆說給他跟老太婆生活費了,半根雞毛都沒見到,每回回老家來,從來沒買過東西的。
嗬。
隻有拿走的。
像是蝗蟲過境,地裡還沒長出來的菜都要拔了。
很失望。
這樣子的話根本就靠不上兒子嘛。
好在時來運轉。
上頭決定把小莊鄉打造成一個新城,並把汽車站火車站一並挪來,也就是說,要拆遷了。
恩。
不光占房子,還占地。
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占用了,肯定要賠的。
賠社保。
知曉這一消息,李老根四個長年見不到隻問著要錢的兒子終於出現在他跟秀花的麵前。
“爸,咱家要拆啦!”
很興奮。
李老根抽著旱煙,臉上也是明顯的喜悅。
就是可惜。
“你們的戶口都遷走了,不然賠得更多。”
恩。
房子是按照人均三十五個平方來賠的,當然,還有按照人頭賠的錢,據說是每人二十五萬的標準,未滿十六歲的孩子隻賠十五萬。
不過,李榮四兄弟連同他們的老婆孩子戶口全都遷走了,所以這拆遷是沒有份兒了。
好痛苦。
要是不遷走就好了。
誰能想到十幾年後居然拆到這偏僻的鄉下來。
俗話說事在人為。
四兄弟都在想辦法把戶口遷回來,托關係送禮……
沒法。
這戶口要真能隨便遷,相關部門還不虧慘呀。
隻能作罷。
把主意打到李老根兩人身上。
“爸,您把錢給我,我以後一定給你們養老。”
恩。
好聽的話誰不會說。
李老根七十多了,身體又有病,他也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