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卻見小家夥忙將小包袱塞進他手裡,認真道,“恒兒給父皇的,包子,大包子哦!”
宇文瀾哦了一聲,有點驚喜,“還有朕的?”
燕姝在旁笑道,“當然了,臣妾的母親一直記得陛下愛吃,臨走前特意給陛下蒸的大素包,韭菜雞蛋粉條的,還放了蝦皮,您快嘗嘗吧。”
宇文瀾頷首,“嗯。”
也難為丈母娘有心,這的確正是他愛吃的。
說著便趕緊解開包袱趁熱吃了起來。
唔還熱乎的大包子,拿在手中暄暄軟軟,咬一口,果真是麵香濃厚,又鮮香十足。
他頷邊吃邊頷首,“崽崽姥姥的手藝果然好。”
話音落下,未等燕姝說什麼,卻見一旁的小崽崽嘿嘿笑起來,“好七好七。”
包包最好七!
~~
眼看著,七日的年假轉眼便過完,今年的各項要事提上日程,朝中各部門也恢複了正常運轉。
不過,宇文瀾在投身政務的同時,也操心著自己的崽崽。
——眼看娃兒一天大過一天,整天隻知道吃喝玩樂怎麼成呢?
雖然時下小家夥剛剛兩歲,但皇子三歲開蒙,如今就剩下一年的時間了,如此下去,到時小家夥可能學得進去?
這可是他的太子啊……
帶著這樣的顧慮,這日忙完之後,宇文瀾早早回到了中宮。
還未到擺膳之時,他踏入殿中,卻見小家夥正依偎在娘的懷裡,跟著娘一起看書。
當然,小家夥眼下還不識字,所以確切來說,這娘倆是在讀書,燕姝念著書上的字給小家夥聽。
見此情景,宇文瀾起初很高興。
——原來不光他自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如今媳婦也知道了,在主動教兒子念書呢。
哪知道再聽了一下卻發現,媳婦給兒子念得似乎並非聖人之道。
而是像什麼話本子——
“話說在很多年以前,那青州城裡有個開染坊的富翁……”
宇文瀾,“???”
他立時皺眉問道,“這是什麼?”
卻見媳婦答道,“話本子啊。”
宇文瀾,“……你寫的?”
“不不,”
燕姝忙搖頭,“是這陣子臣妾寫得少了,京城新出的一位人才寫的,臣妾讀了讀發現還不錯呢!”
咳,作為話本子的狂熱愛好者,她不光是作者,也是讀者,閒來無事看看同行高手的大作,也是一種享受啊!
哪知,宇文瀾似乎並未理解她的想法,而是又問道,“崽崽在做什麼?”
燕姝,“……在同臣妾一起看話本啊。”
這不很明顯的事嗎?
哪知,卻見某人似乎不太滿意,伸手將小家夥抱起來,麵色嚴肅道,“你可是大梁的太子,將來要繼承大業的,現在你已經兩歲了,已經算大孩子了,要學些有用的東西才成,知道嗎?”
卻見小家夥懵懂的點了點頭,“幾道。”
宇文瀾還算滿意,便順勢張口道,“那爹幫你溫習一下前幾日學的,知者樂水,仁者……”
“樂山……”
哪知他話還未說完,卻見小家夥忽然奶聲奶氣的搶先道。
宇文瀾一愣。
崽崽說的什麼?
……是“樂山”嗎?
他不太確定,於是又試著往下道,“知者……”
“動……”
“仁者?”
“靜……”
“知者?”
“樂……”
“仁者?”
“壽。”
父子二人輪番說完,小家夥竟然全答對了。
宇文瀾很有些驚喜,原來他的崽崽都學會了?
卻見燕姝更加得意得意道,“哇,我崽是天才!”
說著趕緊親了親小家夥肉肉的小臉蛋。
卻見小家夥咯咯笑了起來,跟著道,“天柴。”
眼看熱熱鬨鬨的三日過去,到了年初四這日,恰逢小家夥的兩歲生辰,也恰逢朝廷還在休沐之際,宇文瀾與燕姝尋了空當,特意帶著小家夥去給奶奶拜年。
前日才下了場雪,燕姝原本還有些擔心山間路滑不好行車,哪知一路行駛到了房前才發現,路上的雪已經掃過了。
此乃鬆鶴書院的後山,隻有她的大佬與偶像居住,此時又是年節休沐之中,書院裡的先生與學生們都已經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