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達官貴人們的富奢程度讓胤祉大開眼界,要知道沒做這些生意之前,他的私房都不超過千兩銀子,京城仍舊有官員困窘到需要向戶部借銀子維持生活。
同樣大開眼界的還有康熙,去年他還開放國庫允許官員借銀,可如今瞧著,需要借銀子的官員是少數,富到流油的才是多數。
老三那裡從不防著他,皇莊除了一些蛀蟲被踢了出去,剩下的人都在,老三接了多少訂單他知道,具體的名單他都有一份。
康熙不知道的是這些銀子到底是貪汙所得,還是祖上傳下來的,不過目前調查這些並不是最緊要的,就算是查實了,他也不能把人都處置了,隻能挑幾個猴子殺給雞看,眼下最要緊的是老三手裡的銀錢。
當阿瑪的問兒子要錢,實在不是一樁體麵的事情,尤其他還是皇帝,富有四海,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可老三手裡的銀子實在太多了,而且將來還會更多。
這樣一個聚寶盆放在皇子手中,哪怕是老三,康熙也不能完全放心,他尚且不能,太子日後就更不能了。
正所謂懷璧其罪,老三眼下便是如此。
康熙想要收回皇莊,收回老三的那兩個作坊,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他也相信老三的孝心和忠心,是不會因此便怨懟對他這個皇阿瑪的,可正因為如此,他才不能讓老三吃虧。
康熙反複斟酌,還是親筆寫下了一道冊封聖旨,先讓人把太子叫到乾清宮裡來,直接把這道聖旨拿給太子看。
這是一道封爵的聖旨,封的是親王,還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封號是‘誠’,冊封的原因是投獻有功。
看完聖旨,太子心下了然,老三那裡這一個多月以來的盛況他也聽說了,拿一個聚寶盆換一個鐵帽子親王,實在很難說老三是虧了還是賺了,就像他現在也拿不準哪一個老三對他更有威脅,是日進鬥金的老三,還是做了鐵帽子親王的老三。
“皇阿瑪,兒臣沒什麼意見,三弟若願意把玻璃和鏡子的方子都交給朝廷,如此巨利的生意從此歸朝廷所有,的確應該給三弟獎賞,隻是大哥如今還是光頭阿哥,便讓三弟做鐵帽子親王,兒臣擔心大哥那裡會不好受。”太子斟酌道。
大哥早晚是要封的,不可能做一輩子的光頭阿哥,比起三弟單獨被封為鐵帽子親王,倒不如把大哥也捎帶上,或貝勒,或郡王,哪怕又是一個親王也好,至少不讓三弟獨大。
而且親王爵一旦封多了,也就沒那麼值錢了。
康熙卻是擺了擺手:“老大那裡朕自由安排,若他不想被弟弟比下去,那就要拿出功績來。”
他當初也是給了老大機會的,讓老大做副將隨福全出征,可那一場穩贏的仗,卻還是讓噶爾丹逃了回去。
若現在不明不白給老大封了爵,那說不過去,他的這些兒子們,得先把本事亮出來,才有爵可封,而不是仗著出身,隨隨便便就封個爵位在身。
如今老三亮了本事,那他自然要給老三封爵,不能因為老大是個光頭阿哥,就無視老三的功績。
太子看著桌麵上攤放的聖旨,皇阿瑪的字他是認得的,這道聖旨從開頭到結尾都是皇阿瑪親手寫的,禮部那邊不曾聽到動靜,怕是三弟的這個封號也是皇阿瑪想出來的。
誠親王,鐵帽子親王,十五歲的親王。
就算是老三上交了兩個方子,可皇阿瑪這般厚賞是不是也太……偏心了,若不是老三,換做是彆的皇阿哥,老大,老四,或是老五,皇阿瑪也會給一個鐵帽子親王嗎。
大清至今都隻有八位鐵帽子親王,都是在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室宗親,鐵帽子親王不止可以世襲罔替,還有著配享太廟的殊榮。
在此之前,皇阿瑪從未下旨封過鐵帽子親王,事實上皇阿瑪對爵位吝嗇的很,卻獨獨對老三破了例。
太子勾了勾唇角:“看來兒臣過幾日就要喝到三弟的喜酒了。”
他倒是想看看,做了鐵帽子親王的老三,還能不能一如既往的赤誠簡單毫無野心。
更想看看,老大到時候能不能忍得下去。
皇阿瑪從前架著老大和他相爭,後來又搞出了個所謂的三方平衡,如今呢,這是打算把老大踹下去,隻留老三一個嗎。
胤祉被叫去乾清宮的時候,剛剛數完銀票,他打算拿出二十萬兩銀子來置辦田產,在京郊是很難買到了,還是要去南邊,越往南越好,最好是還靠著海。
銀子多了是會燒手的,胤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想給自己和家人安排個後路,另外皇阿瑪那邊他也打算有所表示,沒有皇阿瑪護著,這樣滔天巨利的生意想不惹人覬覦都難。
皇阿瑪不是欠了曹家嗎,兩次下江南都是曹家接駕,還是曹家自掏腰包給皇阿瑪建了行宮,皇阿瑪原本還打算讓曹家去戶部借銀子來彌補虧空,隻是讓他一攪和沒辦成。
曹家這筆銀子,他替皇阿瑪還上好了,日後皇阿瑪再下江南,一應的費用他也可以出,隻要皇阿瑪能夠出麵保住他的這兩個聚寶盆即可。
這可是一樁雙贏的買賣,皇阿瑪還了曹家,日後也不需要再為下江南的經費操心,為國庫省了大筆的銀子,他呢,他賺的可不是底層百姓的銀子,而是這些富得流油的達官貴人和商人們,還順手搶了西洋人的生意。
於情於理,這樁生意皇阿瑪應該都不會不同意。
胤祉以前有過幾次說服皇阿瑪的經曆,這次也是信心滿滿,他上趕著送銀子,皇阿瑪怎麼可能不同意呢。
正好皇阿瑪傳他去乾清宮,若是皇阿瑪心情好的話,他就順便把這事兒也說了。
胤祉一路上都在盤算怎麼跟皇阿瑪提,結果到了乾清宮才發現,得了,不用提了,這倆聚寶盆不歸他了。
依著規矩,鐵帽子親王每年的俸祿有一萬兩白銀和一萬斛祿米。
而他的那倆‘聚寶盆’,單這一個月便給他賺了將近兩百萬兩銀子,儘管他也知道生意不可能一直這麼好,不會有人天天往家裡買全身鏡,可這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點兒。
沒有人會嫌銀子多,胤祉也是如此,他雖然是鹹魚,可也想做一條躺在金子上的鹹魚。
能讓鹹魚舍棄金銀的,隻有安逸。
“兒臣既然做了親王,是不是就可以出宮開府了?若還是住在宮裡頭,就不合規矩了吧。”
康熙就知道,老三這孩子永遠都抓不到重點,這是出宮開府的事兒嗎,他反複思索頂著壓力下定決心給老三鐵帽子親王的爵位,明日上朝,說不準還會有大臣上奏反對,老三就關心出不出宮?